期刊正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探讨

 

【作者】 阿娜尔古丽·麦麦提托合提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托胡拉乡中学

【摘要】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工作意义重大且多维。为助力班主任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面育人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优化策略。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在此阶段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角色与实践,阐述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策略探讨;
【正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发展,人文素养与精神品质的培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德育管理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初中班主任要能够全面地认识到开展德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一、坚持以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在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是主角,更好地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为将来的祖国做出自己的一部分。传统的德育工作过分强调伦理准则和模式,忽视了实践,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造成了现实中的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领悟,使自己的主体性得以实现。因此,教师要有目标地为学生建立健全的自主管理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综上的主观能动性。

二、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需求

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日常习惯、兴趣爱好和心理状态至关重要。班主任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家访和参与兴趣小组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关于学生的第一手信息,从而制订出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德育计划。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后,班主任可以更精确地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时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班主任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挑战。这样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贴心、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德育计划,确保计划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丰富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初中班主任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承担者,需要不断探索优化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中体验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会场景,让他们学会尊重、宽容、合作等。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道德素养,让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案例分析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智慧,提高道德判断力。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组合作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方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德育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协助、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培养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借助成长档案,引导学生长期自我提升

持续性的本质在于通过一段时间内的持续记录、反馈和指导,使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并逐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律意识。成长档案能清晰地呈现学生的成长轨迹,促使学生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内在动力,实现德育目标的长期内化。在建立成长档案时,班主任应先明确档案的记录内容和时间跨度。档案记录必须是周期性的,不仅限于单次的成绩或行为表现,而是涵盖学生在德育、学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长期表现。同时,班主任应定期与学生进行成长档案的反馈和讨论,确保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班主任在引导学生使用成长档案时,要定期安排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评,促使学生主动分析档案中的数据与评语,识别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持续的自我评价过程,学生不仅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自身的行为和成长,还能逐步培养自主性与目标导向性。

五、加强家校共育,提升协同效应

班主任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全力提升家校共育的协同效应。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沟通渠道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家校合作的质量。除了定期开展的家长会,班主任还应充分利用微信、电话等便捷工具,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日常联系。通过这些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德育表现。比如,学生在班级里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积极踊跃地参与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像主题班会、运动会等,都可以详细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闪光点。同时,班主任也需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像是是否会主动承担洗碗、扫地等家务劳动,与家人相处时是亲密融洽还是存在小摩擦等。

通过创新德育工作路径和实施策略,初中班主任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具体而言,班主任应注重德育内容的多样化和生活化,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同时,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创新路径和实施策略的实施,初中德育工作将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具实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文光.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教育界,202125):77-78.

2]张国良.言传身教身教为先——试论初中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艺术,202404):26.

3]王瑜.德育教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实践研究[J].新校园,202312):69-70.

  • 【发布时间】2025/8/29 17:11:03
  • 【点击频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