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尚德:新时代中国教师文化特质的源起、变迁及展望

 

【作者】 王雅琴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尚德”是传统中国教师的文化特质,强调“翩翩君子”与“伟丈夫”之气度、“传道受业解惑”与清贫乐道之操守、崇道尚德与追求理想人格之境界。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受到质疑。新时代教师的“尚德”文化特质应当超越功利的价值关怀,塑造理想人格;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觉,以身立教传承文化。
  关键词:尚德;教师文化特质;新时代;展望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永恒的职业,古今往来,教师职业一直因它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而被赋予存在合理性和价值崇高性。崇道尚德、追求理想人格是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德”不是一个虚无的空洞概念,而是有着浓厚的时代特点,随着时代变革而不断发展演进的一种理念。作为中国教师传统的文化特质,“尚德”自产生起,历经无数朝代的更迭和时代的发展,洗尽铅华,一直延续至今。
  一、教师“尚德”文化特质的源起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炼出的物质和精神瑰宝,明德、尚德就是其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作为中华文化中的关键元素,孔子说:“德者,政之始也”,这种厚植于儒家文化传统的“德”一直以来就被视为政治视域下的产物。在儒家重要的核心经典之一《尚书》中“德”作为重要元素一直贯穿始终,而且在一定维度上可以说为我们串联起了上古时代“德”的思想发展路径。从《虞夏书》、《商书》、《周书》的内容演进中“德”的意义不断被丰富,明德被不断拔高,而德政、美德、恩德等概念也在逐渐完善中得到彰显。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革,各类思想观点迅速发展,儒家思想历经几代人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强大的学术流派。《尚书》中录载的明德在儒家文化的兴盛发展中不断完善发展,成为其核心的“尚德”思想。德的范围被扩大,而层级性概念的强化使全民“尚德”成为突出观点,进而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所以,“尚德”是对明德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儒家讲求修身立德,不断提升个人才学、品德,养成理想的君子人格,带来家国的大同和谐,实现垂拱而治。由此可见,“尚德”就是对《尚书》中“任人唯贤”这一观点的衍生发展。“尚德”也因此成为古代教师的文化特质,延续至今。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教师,并不完全依附于政治体制,独特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相对自由的讲学平台,兴盛的“书院”、“私塾”教育也为教师提供了较为殷实的生活条件,他们尚德崇信、辩求“真理”与维护“道统”的追求往往超越了其对世俗权利的追逐。孔、孟之所以被称之为先师,立为“万世师表”,并不断被后世表彰加封,其根本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其符合农耕文明和社会体系的高尚人格品德和“家国天下”人文关怀的精神。孔孟不约而同的选择以“德育”为先,对弟子言传身教进而影响社会,其精神导师的职能远远超过知识传授的职能。这种理念随着儒家文化在古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为整个士人阶层(包括教师)的精神追求,他们希望能以自身的人格品德教化士人,同时以“道统”为思想工具参与国家治理,以达到“家国天下”的终极理想。
  二、教师“尚德”文化特质的内涵
  在“尚德”的文化特质中,“尚”的内涵比较确定,为尊崇,崇尚。“德”的内涵比较复杂,在这里理解为“修德”、“治性”。“尚德”文化特质主要体现为:
  (一)“翩翩君子”与“伟丈夫”之气度
  自先秦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都十分强调教师的形象,即内圣外王的“君子”、“伟丈夫”。“君子”外在被要求有“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气质,而内里需具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情怀。就是说老师应当是斯文得体、内涵儒雅的。“伟丈夫”则是一身浩然正气,伟岸雄卓的。“伟丈夫”更多表现的是教师的本质要求,作为大写的“人”立于天地之间。这种“尚德”、“修德”的进修方式直接塑造了传统教师“先生”的形象,这一称谓也直接反映了古人对教师身份的认可与尊重,教师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格理想成为学生的直接“偶像”,以其个人行为、言论、气度影响受教育者,从而成为道德文化的捍卫者、实践者、传承者。
  (二)“传道受业解惑”、清贫乐道之操守
  “传道受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传道”就是育人,教师要传播一定的伦常规范和真理,传授基本的学科专业知识,解答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各类问题。而清贫乐道则是在中华传统士大夫价值体系下必然产生的职业价值观。《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汉书》“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都表明了这一职业价值观。以自身的博学,在实际教学中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这种职业形象塑造了中国传统教师立心守正、安守清贫、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和人生境界,充分体现了师德的价值,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职业价值体系中教师形象的崇高。
  (三)崇道“尚德”、追求理想人格之境界
  道德是人类崇高精神的历史积淀。如果说把伦理性培育视为教育的根本,那么崇道“尚德”就是教师的基本起点和品质前提。因此,教师应努力把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普遍伦理统合一体。对个体来说,崇道尚德是教师的良心良知,对社会来说,崇道“尚德”就是教师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使命。于是,教师的固有知识修养提升成为人格品质,这也意味着,教育的对象就是有生命的人,而终极目的就是将人培养为有道德的生命。
  三、教师“尚德”文化特质的演变
  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强力碾压下,中国教师传统的“尚德”文化特质受到质疑。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和影响,我国社会固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基于经济实力、社会条件的强烈对比,发源于农耕文明敦厚平和的东方价值体系逐渐被工业社会快速激烈的工具理性价值所压制,在其尚未完全形成压倒性优势时,深刻反思、批判西方工业文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又汹涌而至。传统文化中的修身立德、现代思想中的科学效率,以及后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解构抨击,使人们思想急剧动荡,崇尚非理性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中国教师传统的“君子”儒雅与正气的形象日益丑化,使得“翩翩君子”的形象逐渐淡化甚至扭曲,公众舆论对教师的压力加大。家长时常将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视为不尊重其孩子的表现,排斥教师在教学中的严厉行为。此外,教师在文化知识方面权威的削弱,社会体系、职业属性等方面的不断更迭,也使其不再被看作道之代表、礼之化身、徳之典范。在课堂中,学生也不再将教师视为应尊重的师长,课堂表现和课堂纪律更加自由随意。反观教师群体,其价值取向不再是超越俗世本身的精神层面,转向注重知识传输的效率。在从古代教师到近现代教师的历史流变中越来越强化世俗价值的追求和专业技能,而相对淡化了古代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
  四、新时代中国教师“尚德”文化特质的展望
  当前的世界,多种文化交织,不同思想理念的碰撞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同时也裹挟着文化冲突和思想精神方面的混乱。中国文化传统中“道之当尊、师之当严、器之当锐”都应当被一直遵循。新时代教师应当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文明融合,做“尚德、敬业的力行者”,对传统“尚德”理念进行扬弃,在价值取向、为人知学、言谈举止等方面做好学生的表率,实现教师“尚德”文化特质的新发展。
  (一)坚守基于德性的理想信念
  在价值取向方面,教师不仅要致力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还需要超越各种狭隘的功利关系,承担起传承知识、发展科学、明扬思想进而实现社会革命的使命,依照整个人类的福祉来设计社会的蓝图,此为教育之“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超越教书匠重新成为教育者。而在“道”之外,教学之“术”则需要不断推进教师技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合理保存萨义德(Edward Wadie Said)所说的精神上的“业余性”,在利益和奖励面前保持理性克制,为理想和理念而动,即便这些理想和理念有很大的界限和障碍。教师所要坚守的正是理想信念引路人的角色,而这种角色本身所具有的“书生意气”也就是教师在一定维度超然世外的底气。这种追求即使并不现实,但他重视以他所认定的美好事物为基准的世界观、价值观,来审视其所处的社会现实,足以从事件的精神内核展现一种“终极关怀”,一种基于理想主义、对美好的极致追求。也就是说,教师专业特质的立足点不应停留在学术和知识上,还必须基于“德”性的宏大理想信念,使其拥有内生动力不断追求自我革新,以期达到教师本质上要求的终极价值关怀和强大人格魅力。
  人的目的性的自然属性集中体现在人对未来的设想中。梦想是人对未来设想的最好体现。学校本是“理想的天地”,但在当今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理想贬值的功利社会,教育已然缺少了理想,人的精神世界开始不断被冲击并挤压,教育显然未能摆脱所谓“理性”功利主义的桎梏。青少年富有梦想,因而需要有呵护学生梦想的教师。教育应当是赋予学生基本的价值,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摆脱唯“智育”的困境。好的教师,应当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使其立志于正确的方向。
  (二)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觉
  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根据人的不同意识水平,采取极端化的分类方式将教师的人格划分为热爱生命型和恋尸癖型。热爱生命型关注的是人的自由发展,有着合作改变世界的强烈意愿;而恋尸癖型人格者则倾向于以控制他人为自己服务为基本生活、工作方式。基于此,弗莱雷在其论著中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所有人的意识皆得自由并把恋尸癖型人格转变成热爱生命型人格”。而这项工作本质上是要靠着教师自身素质、精神的升华进而影响受教育者不断擢升的过程。教师是“文化人”,不代表文化素养足够高。“有文化”和“缺乏文化”是相对的,这里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科学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在知识之外还涵盖了精神信念、素质修养等一系列元素。因此,文化是需要不断学习和修炼的。科学知识的掌握要求的更多只是单一层面的“知”,而文化是需要浸润到人的本心,影响“人性”,真正形成精神和人格,从而决定人类行为。应该讲这种知识、精神、行为的渐进演变,各个层次中间的“距离”还相当大。所以,我们说教师职业具有“文化”特性,是从教师群体整体而非教师个体差异说的,是从教师对学生价值影响的无所不有和无所不在说的。正因为教师的局限性,每个教师都应以“学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真正的“文化人”。
  (三)以身立教传承文化
  在当前文化浮躁的社会中,教师应勇敢地担当起传塑文化的责任,通过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而提升人的道德水平,抵御文化浮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而这种权威只能凭借自己的崇高人格才能确立,因此可以说,教师的人格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教育道德。育人先育心,以爱育人,人品才是最好的道德尺码。教师做好人格的自我建树,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遵循本心追求教学,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影响学生,造就学生健康的人格。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凸显教师“尚德”的文化气质,以文化魅力润泽学生。
  此外,新时代中国教师应批判地继承本体文化,对传统的“尚德”理念进行扬弃,将其置于当前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加理性地更新传统“尚德”文化特质的范畴。同时,批判地借鉴外来文化,抛弃违背中华传统美德的文化特质,使外来文化更好地在中国土地上扎根。
  参考文献:
  [1]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
  [2]谢晓娟,张召鹏.“立德树人”的内涵:一种人学的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
  [3]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入官[M].北京:中华书局,2021:198.
  [4]翟明女,钱宗武.论《尚书》明德思想与我国尚德文化的形成[J].南京社会科学,2019(4):151-155.
  [5][6][7]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8:68,175,44.
  [8][11]容中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中国传统“师道”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81-88.
  [9][12]葛金国,吴玲.教师文化通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36,19.
  [10]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5.
  [13][美]乔尔·斯普林格,贾晨阳译.脑中之论: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4.
  作者简介:王雅琴(1991-),女,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 【发布时间】2023/12/7 17:59:20
  • 【点击频次】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