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积累语言 传承文化

 

【作者】 杨 琳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统编小语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结构化教学初探

  摘 要:强基础,重积累,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石。但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积累,老师更多的采用了死记硬背、反复抄默地方式,这样导致学生积累的语文知识大多都是惰性知识,与新课标理念相违背,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以文化人。在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学习任务群,让“积累”和“梳理”打通了学生所学知识与真实生活的壁垒,为语言文字的运用提供了场域。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结构化教学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识字与写字”和“梳理与探究”为主要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语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在语言文字积累的过程中,不同学段各有其相应的目标、内容与实施重点。本文着重围绕“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结构化教学在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以统编小语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浅谈本任务群结构化教学初探。
  一、立足课标,创设任务群情境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其中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教学提示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在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识字展示台”的活动,展示自己从其他课本中认识的字。
  基于此,此次任务群创设的情境为:“趣味识字展评会”,在此次展评会中,学生将制作以形声字为主题的识字小报,创编形声字相关儿歌童谣诵读等,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展自主识字的能力。以展示课前课后学习任务单,展评小报,展评诵读视频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继续自主学习汉字的热情。
  二、深挖教材,统整任务群主题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中国汉字形象、优美,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它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本单元这是本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识字形式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人之初》则以韵语形式呈现识字内容,同时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汉字特点和本单元的内容特点,我们将本单元任务群的主题统整为——探究汉字的秘密。 
  三、纵横勾连,确立任务群目标
  (一)识字写字的有序推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要求中对于识字与写字有明确阐释,如图1,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在这个总体要求的统领下,一年级侧重于“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还可以尝试分类指导,便于学生整体比照,触类旁通。














图1:小学语文第一学段识字能力进阶图

  作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第一学段,要求从常用字的识认中“初步体会汉字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即围绕“特点体认”和“分类整理”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发展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形成分类整理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的融合确定
  在“语文+X+Y”的跨学科学习理念下,紧扣单元识字写字要素、阅读要素及交流与表达要素,有机融入科学、体育学习目标,从“语文学科单元学习目标”及“其它学科学习目标”两个维度确立任务群学习目标。构建了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将科学知识的探索、锻炼有益健康的理念融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
  建构素养行课程目标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图:语文学科单元学习目标













图:其他学科单元学习目标

  三、层级推进,设置任务群活动














图2:“探究汉字秘密,展示识字成果”任务群教学设计框架图
  (一)基于教材内容,设计一体化任务
  本单元总任务为:探究汉字秘密,展示识字成果。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任务链任务之间、学习活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推动的内在逻辑关系。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四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新课标和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通过对动物名字的理解,让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语境中初步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同时开展识字展评活动,借助资料,利用掌握的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编《动物儿歌(二)》,制作“对子”小报及吟诵蒙学经典的音视频来展示识字成果。在总任务的统领下,各子任务之间相辅辅相成、均衡递进,共同指向总任务的完成。
  (二)基于任务设置,架构进阶型任务链
  “初识形声字的规律”作为学习切入点,联系已知经验,读准动物名,回顾“虫字旁”。学生通过回顾已知的方法,结合《动物儿歌》文体特点,利用形声字识字法,认识动物家族的名字。接着,让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实践活动驱动主题单元的学习,发现活动中的识字方法,教学《操场上》通过观察图画、字源识字等方式,认识生字,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寻形声字,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然后关联《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板块将已经学会的识字方法运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识字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持续的升华作用,发现识字之于生活价值。然后完成任务三“运用方法品读经典,探究对子之美”蒙学之趣,体悟文化魅力,获得情感的升华和成长的力量。“多种方法展示识字成果”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任务,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识字方法,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汉字参展作品,学生就要在“初识形声字的归类”“发现活动中的识字方法”“运用方法品读经典”三个子任务中,经历“发现汉字规律—依律拓展积累—主动分类整理—运用反促体认—发展核心素养”螺旋式进阶的学习发展过程。
  结束语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结构化教学设计时要立足新课程标准、深挖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学情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让教学环节从孤立走向整体,学生经历辨析、整理和归类,由散到整、由点到类。从“积累”的聚沙式学习,走向“梳理”的言语经验“结构化”,学生自主把握语言规律,自如运用语言文字,深入感受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崧舟,陆虹.厚积而薄发 知类而通达——新课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2(21)
  [3]申宣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51~67.
  [4]郑国民.以文化人,建设素养型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9):30-36.

  • 【发布时间】2023/11/4 16:51:00
  • 【点击频次】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