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探索劳动教育路径

 

【作者】 1.杨 波 2.赵 娟

【机构】 1.四川省岳池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2.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全面展开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探索劳动教育路径是我们现阶段将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突破方式。本文围绕于此探索出了更新育人观念、做好课程开发、突出多样实践和健全教育合力等教育路径。
  关键词:劳动教育;青少年活动中心;路径;依托
  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实施不同的是其需要以劳动项目为载体而进行,其强烈的实践性更需要以平台为展开依据。而课堂的劳动教育仅能注重劳动方法和技能培训,而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用结合和学创融通。因而,寻找一个能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实践平台就成为我们提高劳动教育有效性和实践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我县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正是应这一需求而诞生的。该平台作为我县学校为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有效补充平台,其成立于2013年,在育人内容上可承担校外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研学实践、标本参观、科技体验等项目,可以说,能为青少年丰富见识、拓展视域、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等提供多种资源和平台服务。为有效践行劳动课程标准,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推动青少年校外劳动教育,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就成为我县劳动教育实施在当前一段时间里的重要探究内容和方向。通过近年来的实施,我们可从如下路径去实施校外劳动教育。
  一、更新育人观念,形成正确的实施观
  随着社会对创新需求的增高,对综合性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还只能培养出知识的搬运工而不是能力全面发展的人,那这样的人即使进入社会竞争平台中也会立于常败之地。而强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可减少只重知识不重技能培养的学生出现。目前,劳动课程进课堂已实现,但课堂没有劳动教育的动手培养平台,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就可起到有效补充作用,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时就不能只顾教材上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平台的联合发力。这一观念必须改变,更新至课内和校外两结合,并在教学设计时将学练作规划,定好时间表和详细实施方案,并在学用结合中预设好学法、练法和创新实践的指导。
  二、做好课程开发,形成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
  课程是教学实施的抓手和载体。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完备的课程体系。由于劳动独特的学生特征——显著的实践性更需要劳动教育基地作平台作支撑,故而需要教师做好课程开发,丰富硬件资源,进一步建立起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形成教材、平台“两位一体”的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及教、学、评为主要的多元评价方案。依托青少年活动的实践区、劳动区、创作区的各项功能模块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将生产劳动与生活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开发课程过程中,要依托教材课程、学校师资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将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出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三类教材,并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到各个课程体系中,突出课程在知识授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特征,少些泛化的观察探究“走过场”,多一些有组织、有目的的设计、制作和试验。
  三、突出多样实践,形成课堂和平台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劳动教育仅口头说说而已是不能实现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培养的,更不利于化学生劳动精神为创新动力的“促转”实现。作为教学实施者既要避免仅作知识传授的枯燥又要避免单纯开展技能培养的单一,应突出多样化实践,丰富学生劳动体验,让他们在课堂和平台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中获得知识能力的双丰收。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能力训练平台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其运用不能只有到中心去了才接触才运用,有效做法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引进课堂直观化,对于复杂的还可以通过VR进行模拟,这样就可让学生在情境中对其结构、功能、作用、使用方法更好地了解。当学生真正进入到该设备或该场景中去进行劳动实践时就可减少熟悉时间而快速进入到创新运用的模式中了。这样既提高了使用有效性也可以增强学生使用的兴趣和主体性。值得说明的是,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劳动教育实施的补充,是辅助平台,但在校外劳动教育实施中其又要担当了主阵地作用,除了要发挥设备设施以及场景作用外还要让校外劳动教育机构中的师资发挥积极作用,毕竟他们比学校教师在使用这些设备发挥这些场景作用方面更有经验,他们的积极参与更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健全教育合力,争取家庭、社会参与形成“三教结合”
  学生劳动教育担当的情感培养、技能培养、习惯培养、精神培养等目标的实现无不需要家庭、社会的参与才能达成。即使有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才能使这一平台得到充分运用。特别是放假和周末的劳动教育的实施更需要如此家长的配合和社会提供的氛围支持。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进行劳动实践在良好社会风气带动下成为自觉。所以,作为学校或者教师要使青少年活动中作用最大化就要充分争取家庭、社会参与形成“三教结合”,让学生更有动力或者外力督使去参与劳动实践。同时倡导在活动中心开展亲子活动,发动家长采用身体力行的劳动示范对学生进行常态式熏陶以及强化社会教育介入式责任的发挥,使学生劳动习惯得到强化。
  当然,随着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完美,依托于此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也毕竟越来越宽泛和多样,其育人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作为劳动教学实施者和探究者也必然在这样的现实中找到更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可靠之路。
  参考文献:
  [1]黄伊承,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教育观察,2020年。
  [2]刘义,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J].辽宁教育,2020年。
  • 【发布时间】2023/5/10 14:36:31
  • 【点击频次】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