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信息技术支持下“三化”策略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杨 琳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极课大数据,对学生日常考试、测练、练习作业等全场景学业数据的采集和精准分析,为教师讲评、备课、教研、教学,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实现精准化、宽广化、深度化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极课大数据;三化;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政策背景
  1.基于国家层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同时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推高效课堂,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2.基于区域层面
  智慧教育顺应新时代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一位教育者应该响应、学习和追求。武侯区积极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对武侯教育进行了一场革命性、系统性变革。武侯教育积极探索智慧教育发展模式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差异化课堂。
  (二)教学背景
  1.基于课标理念的渗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中,课程实施部分提到:教师要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数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工具,为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由此看来,极课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适当地、恰到好处地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是助力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路径。
  2.基于教师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时代,对于高效学习、高效教研、实现教师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和向往的。极课大数据的引入,有利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有利于更好开展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习得方法,向优质、高效课堂行进。 
  二、问题提出:极课大数据支持下“三化”课堂教学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教研积极性不高、氛围不浓厚
  无论是大组教研,还是集体备课,教师发表的观点往往来源于经验或自身的感觉,缺少数据的支撑。老师不能针对性地找准问题,深度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导致教学中活动不能充分展开,课堂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教学中对问题的讲解不透彻。教研时解决问题单一化,被动化,教师教研积极性不高,教研氛围不浓厚。
  (二)不能更好体现教学分层和个性化学习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没有意识根据学生的学情,布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难度的题目,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所有学生做同一项作业,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又吃不消。大部分教师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灌输式的传授和讲解上。讲解的内容没有针对性,适切性,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走完教学流程,完全忽略基于真实学情,基于学生真实问题而准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很低效,不能很好体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 
  (三)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由于我校教师年轻,专业知识不厚,专业能力不强,不能统筹教材、关注整体,分不清每个知识点在每一篇教学内容、每个单元、每一册次乃至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无法厘清理清知识、技能与方法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及所处的位置。  
  三、实践探索:极课大数据支持下“三化”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运用极课大数据的技术支持,利用“”三化“策略,即精准化、宽广化、深度化,实现精准教学实践探索。







图1:极课大数据支持下“三化”教学实践探索

  (一)运用极课大数据,实现课堂教学“精准化”
  精准课堂教学的依据来源于极课提供的数据,很多数据反馈出的情况是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学生对概念理解出错,基础掌握不牢固。过去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更多的时间花在练习题上、教学设计和课件,理想化地认为多做题、多刷题、多见题可以弥补课堂上学生低效的学习效果,忽视了教与学的关联。用极课提供的数据证明,一味地没有针对性地刷题和做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帮助,但费时、费力、费心思。极课系统找准了学生共性的问题,给出学生个体的具体诊断,与经验相比,极课提供的数据的指向性更明确、更精准,它落实到了题目的具体选项,具体的知识点、具体的能力点,落实到了学生个体。所以,教研中通过数据,对知识点、对能力维度精准定位,摸清学情,拟定精准的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精准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助推课堂教学向高效买进。 
  (二)运用极课大数据,实现课堂教学“宽广化”
  通过扫描极课大数据,每学年、每册次、每单元、每个知识点、每个能力点通过相应的数据支撑,教师通过横向关联,纵向比对,站在小学整个阶段、整个学科体系的角度,将知识点和能力点形成一个个系列,构建完整的、结构化的体系。从极课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来看,有些得分率低的题原因的多元的,除了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答题习惯的影响,教师就会深层的、多方位的反思,定位课堂教学的起始点、生长点,对过去零散的知识点分类整合,有效定位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拓展教学内容。同时老师们也学会了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比对,站在学科的最高平台对几年或几学期的教学进行整体把控,让课堂延伸到更宽、更广的地方。例如,统编小语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落实分类梳理信息,把握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要想找准学生的起点,以及在本课、本单元的生长点,需要将这一语文要素做系统梳理(如下图所示)单元前可进行一个小测验,然后根据极课的数据,将学生在每一册次中语文要素的掌握情况罗列成表格,通过分数的比对和分析,了解每单元、每册次、每学段整体把握,精准定位,让课堂教学拓展更宽,延升更广,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结构化思维能力。














图2:知识点的结构化体系图

  (三)运用极课大数据,实现课堂教学“深度化”
  通过极课大数据的分析,教师更多地从自己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去思考、去研究,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且有针对性、 学生回答问题后是否有精准的评价与点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过于追求标准化的答案等。基于精准的数据,教师就会将数据背后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对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方法迁移进行构建与把控,教师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深度去深入思考教学内容。教学不再为结果而刷题,不再一对一的简单问与答。教研时,老师们基于数据、基于体系做深度思考,深度教研、深度备课、深度作业设计。这样,课堂上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教学问题更有含金量,能激发起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思考的深度,更好地引领学生向纵深发展。
  四、实践应用效果
  (一)解决了教学的分层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借助极课系统,通过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知识结构、能力分布、强项、弱项等数据进行常态化采集并认真分析后,教师很容易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开展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为每个学生定制并推送一项学习建议,一份个性化练习、作业、微课等,指导他们自主学习,自行巩固和提升。同时定期提醒学生通过极课大数据系统下载为自己的私人定制的错题本,让学生通过错题重做,透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从而轻松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
  (二)提高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教研氛围日益浓厚
  以往,无论是大组教研,还是集体备课,教师发表的观点往往来源于经验或自身的感觉,缺少数据的支撑。使用极课系统后,教师发表的观点更有依据了,在数据的依托下,教师就能聚焦于一些得分率低的数据,寻找问题的原因,如教学中活动是否充分展开、课堂上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教学中对某问题的讲解是否到位等。精准教研中,教师能从主观和客观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从单一化转向了多样化,从被动接受走向了主动探讨,教师教研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把握了学科的整体性,提升了教师专业化素养 
  由于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青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通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统筹教材整体,不清楚每个知识点在每篇文章中的作用,不清楚每一篇教学内容在每一个单元中的作用,不清楚每个单元在每一册次中的作用,更不清楚每一次册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有了极课系统精准的数据,助力老师们有了精准的教研,帮助他们理清了所有知识、技能与方法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及所处的位置,把握了学科的整体性,形成了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不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结语
  使用极课系统,经过了整整两年的数据积累,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数据间的关联,破解了数据背后隐含奥秘,揭开了数据的面纱。从孤立的数据中找到了教师彼此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零散的数据中发现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借助极课系统,以精准的数据为依托,教研活动的主题由零散性逐步系列化,教学活动由低效化逐步精准化、宽广化、深度化,将教研的话题向一定的广度延伸,教学内容向一定的深度发展,课教学堂向一定的高度行进。
  参考文献:
  [1]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
  [2]张灵芝.翻转课堂中的精准教学模式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
  [3]胡水星.大数据及其关键技术的教育应用实证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5,(5).
  • 【发布时间】2023/4/10 11:59:54
  • 【点击频次】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