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马克思青年择业观视域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反思

 

【作者】 1.肖亨达 2.李育林

【机构】 1.华南师范大学 2.广东海洋大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以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本为依据,梳理和归纳马克思关于青年择业的主要思想,并依此为遵循对新时代青年“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及其实践进行审视和反思。实现“人类的幸福”与“个人自身的完美”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青年择业观的一个核心命题,仅单纯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并不能实现长久可持续。惟有从根本上妥善处理好社会整体需要与个人发展诉求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择业观;择业观教育;先就业后择业;青年
  就业观择业观问题是青年必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指引人们产生职业选择行动的一种思想观念指导,对青年的职业生涯起步和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先就业后择业”是当前许多学校进行就业观择业观教育的主流观点,也是现实中许多青年采取的普遍做法。然而,自“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在世纪交替之际产生伊始,人们就对其利弊褒贬不一,在学界也主要形成了“可取”“不可取”“审慎待之”等三种不同观点。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就业观择业观发生的实际改变,“先就业后择业”是“可取的”而且是“应取的”,基本上占据了学校就业择业教育实践的主导地位。尽管如此,在实践中人们时常仍旧不可避免地对“先就业后择业”的适用范围产生疑问,甚至由此造成了不小的思想困扰。面对近年来青年群体中呈现出的“慢就业”现象和趋势的冲击,重新审思“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合理性和实现路径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本为主要依据,对“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及其实践进行审视和反思,试图从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中寻找解开“困惑”的钥匙,从而为新时代青年就业观择业观教育的时代践履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一、马克思青年择业观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比较集中的体现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之中,尽管该文是1835年8月年仅17岁的马克思所作,且文中带有明显的抽象人本主义色彩,但并不影响该文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之一。时任特里尔中学校长维滕巴赫、《卡尔·马克思传》的作者戴维·麦克莱伦都对马克思的这篇习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重要场合也多次提到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
  (一)逻辑起点:选择职业需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开篇便指出,人与动物之间在主体性问题上具有根本性区别。动物会安分地囿于自然规定的活动范围,甚至不去思考为什么要遵守它,但是人却会根据“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这一伟大目标,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选择具体的实现路径。而对于选择如何“伟大目标”的实现路径,马克思指出,需要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从而引申出了有关青年职业选择这一主题。马克思以阐述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的主观能动性差别为逻辑起点,指出人在选择职业时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同时,马克思认为人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必须要尤其“认真地”发挥这一主体性功能,因为主观能动地行使选择权既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可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选择职业时具有正负二重效应,它既能使人更加“优越”,也可能会导致人的“不幸”或“毁灭”。故而,青年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必须认真地对待,因为这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有志青年的“首要责任”。
  (二)基本原则:选择职业受社会关系和自身能力的制约
  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有时人的理智不能为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充当“顾问”,因为人的理智可能“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有可能受到非理智的情绪的欺骗和蒙蔽。这时就需要将目光转向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比如,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辛酸”,可以给予我们必要的忠告、指引和支持。但是,这种来自社会关系的忠告和建议只是指引人们正确选择职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人不能总是选择自己理想中的职业,因为“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因此,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自己在社会上的关系和自身的实际能力,这是人在选择职业时需要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人的体质因素也是其在选择职业时必须予以考虑的,因为只有当人的体质素养与其所选择的职业相匹配时,他才能胜任这份职业,才能从中享受到劳动的乐趣和实现自身价值。如果执意超越自身体质的限制,那么“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
  (三)核心指向:选择职业应真正契合源自内心的热爱
  在马克思看来,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是这个伟大的目极易被非理智的幻想、虚荣心、名利所蒙蔽。人一旦受到非理性的虚荣心、名利的支配,就会丧失伟大目标的指引,从而导致无法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取而代之的将是被不可抗拒的欲念引入歧途。由于“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此,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必须尤其慎重地考虑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是否真正符合内心深处的意愿和呼唤,要冷静反思所作出的选择是否受到了非理性情感的左右。只有撇开幻想、虚荣心、名利等非理智的情绪,通过冷静的思考和分析,全面认清所要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并充分了解其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遵从源自内心的深切感受和热爱是青年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指向,只有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职业选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充分发挥情感在职业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让人在具体的职业践履中实现人的自由。
  (四)价值旨归:选择职业以实现人类的幸福和个人自身的完美为落脚点
  对价值旨归的追问是马克思青年择业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满怀激情地指出,如果生活条件允许,我们就应该选择一种最有尊严、最能为人类的“共同的目标”而劳动的职业,而对于人类的幸福这一共同目标而言,“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同时,人类的幸福和个人自身的完美二者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不是一种利益的实现必须以损害或消灭另一种利益为前提的零和博弈,而是“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的二者共赢。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只有与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相结合,将个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到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中,才能更好的得以实现,也才会更有意义。反之,如果人在选择职业时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割裂开来,以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只为一己私利而劳动,那么“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所以,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人应该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惟有如此,“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二、马克思青年择业观视域下的“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反思
  (一)积极正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必备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产生于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具有独特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和优越于动物的本质特点,对于人类而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人的行为的产生必然是伴随着以一定的思想意识为先导的。从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来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是一种关于青年就业择业的思想或理念,是人的主体性功能在就业择业实践领域的具体发挥。在行为逻辑上,先就业后择业实际上是青年在既定条件下无法马上选择理想的职业而采取的一种应变,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有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等多重哲学意蕴。从这一层面来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无疑是与马克思青年择业观中有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论述相契合的。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特别提醒我们人在选择职业时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正负二重效应。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帮助青年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而错误的或盲目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则可能导致青年误入职业生涯的歧途。鉴于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在当前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异化或滥用现象,很有必要以马克思青年择业观的价值旨归为目标引领,以马克思青年择业观的基本原则为客观遵循,以积极的正向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必备前提,对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及其实践的具体路径进行反思和重塑,确保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合理性价值在实践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形。
  (二)正视社会上的关系和自身能力的客观实际是基本原则
  马克思认为,由于受到社会上的关系的影响,人不能总是马上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显而易见,在一定程度而言,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与当代社会的先就业后择业思想观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正是由于受制于客观存在的生活关系与社会环境,使得人们不能总是能够马上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因此才会催生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观念及其实践做法。个人的职业选择是要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制约的。因此,以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指导青年就业观择业观教育的实践时,必须认真地分析择业主体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切实考虑择业主体个人的社会关系和实际能力。为此,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个人能力评估等,帮助青年认清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现实,客观分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进而为自己设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并对职业发展生涯进行科学规划。另一方面,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先就业后择业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策略,它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是一个每个人都能够直接套用的现成公式或解决办法。
  (三)不能被幻想、虚荣心、名利所奴役是重要条件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驱使自己不懈奋斗、努力追逐的伟大目标,但是“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是无法保持理智上的清醒的。推而论之,若要实现以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科学指导青年的就业择业实践,就必须避开幻想、虚荣心、名利等非理性情绪带来的层层迷雾。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学子:“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青年不能一边幻想着挣大钱,一边又选择进编制、做公务员。否则,必定会在“糖衣炮弹”的诱惑、腐蚀或攻击下迷失自我,忘却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滑向黑暗和不幸的深渊。认真、理性的思考是必要的,必须加强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帮助青年树立崇高的职业目标和远大理想,以钉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在持之以恒的平凡中铸就伟大。要鼓励新时代青年“仰望天空,脚踏实地”,既立足当下,又以昂扬的奋斗精神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四)以人类的幸福和个人的完美为价值旨归是根本保障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确立了为人类幸福事业而奋斗和献身的伟大理想。在他看来,个人的发展和完美与作为整体的全人类的福利事业是辩证统一的,实现二者统一的路径就在于同时为自己和人类的“共同目标”而劳动。在人如何才能为共同目标而劳动的问题上,马克思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就是要竭尽所能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换而言之,就是要选择到社会最需要、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去奉献自我和实现自我。与此相悖的是,当前一些青年过分热衷于大城市、大企业,而将人才需求较大却较偏远的中西部地区、比较艰苦的基层岗位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在以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指导就业实践时,实行在大城市的问题上“一步就位”,然后在大城市的前提下再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类似做法无疑是与马克思青年择业观的价值旨归相违背的,对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及其时代践履形成了严峻的拷问。置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新时代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幸福生活都是奋斗而来,而支撑人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力量和过硬本领都是在艰苦实践中淬炼出来的,正如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时所说,“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对该校118名毕业生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的职业选择表示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号召广大高校毕业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主动将个人的发展与党和国家、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的系列重要论述的核心命题之一。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将个人的职业目标、人生理想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价值旨归有机统一起来,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创造自己的灿烂人生。
  三、结语
  马克思青年择业观关于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一价值旨归,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十分值得我们在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具体实践中予以重点关注。“人类的幸福”与“个人自身的完美”是马克思青年择业观的一个核心命题,尤其要注意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曾精辟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物质利益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就业择业问题上,“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为此,一方面要引导广大青年要立足实际,把握时代提供的良好际遇,积极寻求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党和国家的号召、社会的需求、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积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另一方面,应切实深入反思当前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先就业后择业”现象的原因,对当前青年不能在步入职业生涯初期,就选择自己理想职业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认真细致地追溯和剖析,进而对症下药。国家和社会也应千方百计完善就业政策的配套措施,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基层、偏远地区的就业择业问题进行必要的政策性引导,在提高工资待遇、畅通职业晋升通道以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和实现更大的突破,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新时代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2][3] [5] [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3,3,4,4,5,5,4,5,6,7,7,7,7,4,7.
  [4] 刘淑艳,魏晓文.马克思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现实启示——研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7):29-32.
  [16]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1.
  [18] 人民网.习近平告诫北大学生:当官别想发财 想发财别当官[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4/0505/c1053-
24973277.html.
  [2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3.
  [21]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的回信[N].人民日报,2020-03-18(04).
  [22]习近平给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N].光明日报,2020-07-09( 01) .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2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25] 习近平.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习近平总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N].人民日报,2014-05-05(01).
  作者简介:肖亨达,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李育林,男,广东海洋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GXJK067)阶段性成果。
  • 【发布时间】2023/4/10 11:57:34
  • 【点击频次】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