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好之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 胡 义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好之者的策略。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积极学习态度、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及时反馈与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方法,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兴趣成为好之者角色并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好之者;成为;有效方法
  作为奠基平台的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的育人学科,在全面践行学生主体理念和推动“双减”减负提质政策的今天创新其实施方法,加强其教法的创新实施对于提高学生“四基”“四能”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所致带来的学习难度令许多学生对其缺乏欲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就成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知道,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其成为好之者的角色使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是使他们成为好之者和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数学课堂上促使学生成为好之者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就成为我们在优教追求上的首要目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热爱的起点,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成为好之者并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兴趣驱使下,再苦再累的工作人们都会表现出积极的状态。小学生也是如此。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作为执教人的我们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主体性。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专注于学习过程,更愿意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对于促进他们角色的扮演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故而,数学课堂的开篇实施我们就应在利用多种激趣方法展开的促进下让课堂注入丰富的趣味元素。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的课起之际就利用唐僧师徒四人分西瓜的故事点燃学生求知兴趣,让学生一开课就被卷入而成为好之者,能积极去探寻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建立积极学习态度
  建立积极学习态度也是促进学生成为好之者的有效路径。现代课堂是很讲究情感和温度的。执教人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展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执教人应鼓励学生树立短期的学习目标,在一次次及时得来的成功体验中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激励能力。另外,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促进学生建立积极学习态度和发挥好之者作用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可利用幽默语言、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适时的点赞可以实现。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情境是彰显数学知识实用价值的有效平台,也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的真实性的重要路径。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数学课堂实现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正确做法,其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成为好之者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引入购物、分配物品等生活场景,从实际变化中看到加减的意义;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在观察身边的建筑物、家具等物品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建模。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又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成为好之者角色,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动力,使之发挥主体作用。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带来的是课堂的变化性和新颖性,这对于被“接受”、被“久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激趣的,过程是快乐的。为此,我们执教人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同时,也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教、学、练等数字化资源,使整个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以使用动画、图表等形象地展示数学公式和算理;又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课堂上通过数学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这些方法的实施都很容易让学生成为好之者而发挥主体作用。
  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是促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最直接的路径。在此路径上他们成为好之者也是他们乐意的事。执教人应利用激励语言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在探究新知的路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当然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平台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更利于促进他们成为好之者角色并获得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执教人还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作为学生好之者角色发挥的锻炼阵地,让他们在动手探究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实践。
  六、及时反馈与评价
  反馈与评价乃实施手段的重要组成,在优教提质中是不可缺的方法。执教人应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和角色发挥的反馈和评价。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问、答疑、板演、课堂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课后,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进行测验、数学日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执教人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因材施教的实施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力现实和数学短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让他们在反馈中感受到帮助和关爱。通过及时的评语反馈和效果评价就可以让他们适时了解自己学习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策略以便更好地扮演好好之者角色。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探寻让学生成为好之者的教学有效方法就是我们实现优教提质目标的有效方法。作为执教人要敢于创新和对现有教法有重组的优化能力,积极尝试,这样才能获得一整套利己利学生的良好教学方法来。
  参考文献:
  [1]韩婷,浅谈如何让学生做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J].中外交流,2018年。
  [2]柏媛媛,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J].科普童话,2019年。
  • 【发布时间】2024/1/6 16:11:00
  • 【点击频次】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