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初中创意木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策略

 

【作者】 钟金荣

【机构】 广东省龙岭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木工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当它与劳动教育、双减政策结合的时候,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深圳市龙岗区龙岭初级中学应教育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办创意木工社团,开发校本课程《木趣》,开设初中生木工课程、开展其它系列木工实践活动。在课程开发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木工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总结出初中创意木工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总结出该校本课程实施的建议和保障措施;总结出实践效果及存在不足;以期与读者交流,供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创意木工;校本课程;劳动教育;开发路径
  木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与辉煌的历史,从原始社会时期以来,木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世界各国的古代建筑所采用的原材料都是石料,只有中国一直使用木材为主,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形态就是木结构建筑,独树一帜于世界建筑之林,中国木工体现出了独特的东方古典魅力,风格鲜明,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族色彩。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反映民族特色和风貌的工艺文化。古代人们要靠娴熟的技艺和智慧才能完成这些技艺高超的作品,而现代的木匠们得益于现代木工电动工具设备的广泛应用,让普通民众也能很方便的参与木工制作,从而获得木工制造的快乐。
  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同时非常关注义务教育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丰富学生在校生活,借此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应运而生。借此东风,深圳龙岗区龙岭初级中学于2019年9月起开发初中创意木工校本课程,并逐步推进课程实践,经过整整三年的开发与实践终有所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是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一些经验。
  一、 要明确课程开发的意义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义义核心价值观,五育并举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而木工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工作为传统的一门手艺,其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是其它很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龙岭初级中学在继承传统木工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地开发面向初中生的创意木工校本课程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首先,创意木工课程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是基于创意木工课程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创意木工课程有着极高的德育、劳动教育、美育功能。创意木工课程开发与研究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其次,创意木工项目主要是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以及初中特色课程教育需要而在校内设立的,以创意木工项目为基础,通过搭建适合木工项目教学的场地、使用木制的配套材料和木工的教学器具及设备,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意需求进行培训、指导,并引导他们完成创意设计、绘制图纸、锯割木料、切削、钉、锤、砂磨、装配等活动,创作出具备一定审美性和实用价值的木制艺术作品,并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体验创意木工活动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最后,创意木工校本课程以“木工”为基础,让学生先掌握传统木工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工艺,再进行创新创造,在实践中学习与体验传统木工工艺的制作与探究,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木工工艺的文化内涵,掌握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的方法、技能。通过开发创意木工的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自身审美素养、增强动手劳动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思维与精神、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勇于实践和创新探索的精神;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形式,有利于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结构思维、积极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等各项综合能力。
  二、要理清开发与实践课程的基本思路
  龙岭初级中学利用每周两次的课后延时服务和每周一个课时的劳动教育课为七、八年级开设创意木工校本课程。开课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传统木工技艺,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实践,制作出一件件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丰富的木工作品。搭建新时期初中学生劳动创新的活动平台;给予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各类木工作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同时弘扬热爱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初中创意木工课程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也能够使学生从木工文化鉴赏、观摩优秀的木工艺术作品、探索创新、实践体验过程中,树立起朴素的木匠劳动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学生感受木工劳动的传承意义,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在学习、实践、创造中锻炼语言表达、培养科学认知和提升艺术审美,提高综合素养。
  (一)确定课程目标
  围绕劳动教育和美术学科新课标要求,确定课程目标:1.了解木工的不同种类榫卯特点、结构、功能及价值。2.认识常见木材的种类、特点与主要用途。3.了解和掌握木工基础的手动工具、电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4.能熟练掌握制作木制作品的创意设计、绘制图纸、锯割木料、切削、钉、锤、砂磨、装配等技术方法。5.学生能单独或小组合作形式设计图纸、选择相应的材料、工具和设备。在实践体验和感悟木工制作的基础技艺上进行创新。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独立制作完成一个具备审美性和实用价值的木工作品的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设计
  本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可操作性、合理性、实用性、个性化、创新性、趣味性”为基本准则,课程涵盖了七、八两个年级,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课程的章节内容安排上根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学生为本,提前做好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中分析出学生喜爱且熟悉的实物出发,设计了5个单元,分别是:入门篇、动物篇、生活用品篇、工艺品篇、小家具篇。每个单元又设置若干具体章节课程,每个章节课程中,均包含木工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任务。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参见下表。
























  (三)课程的多元化评价
  泰勒指出,评价是一种程序,用以确定行为实际发生了多大的改变,重点是改变。泰勒还给出了三种评价尺度:第一是可靠性,即评价方式是否靠教师的主观认识;其次是可信性,即评价方式是否令人信服;最后的效度目标,指评价方案能够进行合理的评价。泰勒特别关注结果的效度,并指出教学目标是为了满足学习者行为的改变,且是外显行为的改变。所以,教育目标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在经过木工课程的学习后所发生的改变,改变了多少。1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也都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创造表现能力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我们不要单纯的将试卷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而是要对学生做出多元化评价。在本课程以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分别占比百分之六十与百分之四十。其中,过程性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上课出勤率、课堂学习表现、对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度、熟练度和对待工具与材料的爱惜程度、作品设计的合理性与美观性、针对作品设计思路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创作过程中的统筹能力、对不同作品的评价等方面。成果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提交的完整作品。
  三、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三年以来的创意木工课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创意木工课程不一定需要非常齐全且昂贵的工具设备,并非一定要摒弃传统手工设备而采用“高大上”的国外电动工具。通过我们全身心参与,付出汗水的劳动而去真正的感受木工技艺的魅力,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木工作品。
  因此学校木工坊的工具设施配套只需满足一下几点即可开展创意木工课程:
  1、 如果学校经费有限,只需购置一些基础的手动工具和木材即可开展创意木工课程实践活动;
  2、 如果学校经费充足,可以增加一些电动工具,这样可以加快制作的效率与提升效果。
  必须配备的手动工具有: 小钢锯15把、曲线锯15把(两种锯都需要配备用锯条以方便更换)、台钳25个、直柄手摇钻8-10把、黄金锉刀15把、不同目数的打磨条25条、砂纸若干。选配的电动工具:手电钻8-10把、带锯1-2台、砂带机1-2台。由于开展创意木工校本课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耗材。所以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巴沙木以及木方料作为主要耗材,虽然耗材的价格较低,但是一样能达到教学效果和目标。
  四、 要及时展示课程的教学成果
  龙岭初级中学开设创意木工校本课程至今已有三年,从一开始的创意木工社团到课后延时服务的创意木工课程,这学期响应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开设的每班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中设置创意木工课程。从学生反馈中可以看到,创意木工课程在学生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学生最期待每次木工活动结束后的校内展览,每每看到自己的木工作品展示在全校同学面前受到称赞,自豪感与成就感溢于言表。
  五、要研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图纸的重要性,直接拿起木料就开始锯割,这个情况一经发现需要教师立刻提醒。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实践之前强调好图纸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首先学会画图,而不是任由学生的好奇和猎奇心理去操作锯子、锉刀等木工工具。
  2、在进行木料加工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浪费材料和不爱惜工具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课程过程中适时加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材料和工具的习惯。
  3、由于学校教师不是专职进行创意木工课程的教授,工作比较多,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木工坊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老师不能有效的做好场地管理,偶尔会有工具损坏缺失的情况。这需要学校与老师科学安排时间,弘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对场地的管理需明确责任人,做好工具设备的日常登记。及时处理损坏的工具,合理摆放工具与材料。
  4、教师指导方式单一且效果欠佳,缺乏有效的活动评价。
  教师在创意木工活动过程中虽然指导频率比较高,但是指导方式多以示范式、询问式为主,过分注重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创意木工活动不是单调的技能练习,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小木工,而是重在创意,重在培养学生具备较好动手实践能力、设计思维、审美能力、合作能力的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木工课程活动中的指导形式应该更加多样化,并应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适当有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浩.创意木工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8(32):71.
  [2]江海燕.高中创意小木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8):117-118.
  [3]杨金霞.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J].北京教育(普教),2013(07):61.
  • 【发布时间】2022/12/14 10:33:24
  • 【点击频次】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