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反思与展望

 

【作者】 彭冬萍

【机构】 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应在观念上认识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性与特殊性,并在具体实践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教师发展;教师政策
  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背景与历程
  建国以来,依据每个时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建设目标的角度看,可将新中国七十余年历程划分如下三个时期:首先,数量充足取向时期(1949-1976年)。这一时期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国家经济困难与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乡村教师队伍,满足广大乡民接受教育的愿望。此时的乡村教师来源一方面依靠国家配给,另一方面来自地方自聘[1]。第二,“专业合格取向”时期(1977-2000年)。“文革”结束后,社会主义事业开始迎来了转机。整个八九十年代,乡村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大力发展师范教育、通过“关、转、招、辞、退”五字方针整顿民办教师、在法律层面保障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等。第三,“高素质发展取向”阶段(2001年至今)。此时,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追求数量充足、专业合格,还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发展的农村教师队伍。因此,国家在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的同时,也实施了引导师范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的特别支持政策,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反思
  乡村教师队伍的面貌较建国之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今天我国乡村教师队伍问题丛生的现状,警示着我们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特别支持政策的扶持下,乡村教师仍在地区和城乡间存在显著差距,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具体说来,其一,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资源的虹吸效应,乡村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社会分工明确、生产效率更高的城市,从而使乡村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日益凋敝。在我国逆城市化社会到来之前,城市城乡二元社会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乡村教师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也就是情理之中了。其二,与英美等现代化的先行者相比,我国属于现代化的后来者[2]。对于后来者而言,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超先行者,就必须集中国内主要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路径选择下,城乡二元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国家的必然政策。同时,考察我国各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出台背景可以发现,政策的前后衔接几乎呈“补丁式”状态,导致乡村教育治理的力量碎片化,缺乏全盘统筹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其次,我国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以外援性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为主,其背后的人性假设前提是把乡村教师视为唯利是图的“经济人”,忽视了乡村教师的“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人性假设下个体的属性及其需求,“不顾其复杂的社会群体环境以及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特征”[3],以为只要不断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就可平衡乡村教师的心理落差。这就造成了乡村教师的外部条件虽然不断得到改善,但其职业认同感、成就感、荣誉感等情感需求却未被纳入政策视野。精神需求的落空使乡村教师在各项特别支持政策的帮助下,虽然工资已在县域内赶超城市教师,却仍然有着强烈的进城梦,直接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果。
  最后,新时期依然存在“双轨制”现象折射出我国多项政策的相互交叠作用。第一,转型后的师范教育以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教育为主,获得高等学历的师范毕业生在被取消包分配的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高学历的资本和多样化的选择使师范毕业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而不惜“舍本逐末”,弃教入“市”。第二,我国长期以来在各项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管理上实行城乡有别的政策,扩大城乡差距,进一步降低了乡村教师职业的岗位吸引力。第三,“双轨制”现象也是当前乡村教育管理体制中“以县为主”和“省级统筹”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最后,当前乡村学校学龄人口流失使乡村学校小规模化,再加上单一的编制测算标准,导致乡村教师表面超编但实际缺编。同时,教师编制地域固定性的管理模式,又阻碍了教师在县域内校际间的流动,表面超编但实际缺编与教师流动障碍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非编教师的产生,使乡村教师队伍走向“双轨制”。
  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展望
  在新时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如何建设一支真正“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教师队伍。
  首先,我们应在观念上理性看待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和差异,认识到乡村教师队伍落后的必然性以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殊性。在漫长的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社会的存在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乡村教师队伍问题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此外,由于乡村教育的历史、环境等因素与城市教育存在天壤之别,乡村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乡村教师作为依附于乡村教育的群体,其建设与发展必然不可完全与城市教师相提并论,否则将迫使其陷入追逐城市教师的“文化苦旅”。
  其次,立足乡村教育发展实际,在具体实践中积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在宏观上,积极推动教育决策(下转第9页)
(上接第10页)程序的改革,使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政策本身的科学性,集中大多数人的智慧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在政策制定中,分地区分类确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路径,避免全国上下一刀切。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乡村教师配置中的作用。第二,在中观层面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师管理体制,尤其是乡村教师供给制度和编制管理制度改革。适当降低师范生的培养层次,将免费师范生政策放在更多的省属或地方性师范院校,并在免费师范生中安排乡村教师专项计划。在编制管理方面,深入推进乡村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使乡村教师在县域内由“学校人”转变为教育局的“系统人”,第三,在微观层面,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在改善乡村教师的外部条件时,也应兼顾其作为“社会人”的情感需求,不断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成就感、幸福感,从而引导其自身积极参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外部政策“里应外合”,共同化解乡村教师的“内忧与外患”,促进其发展路径由应激型向内生型转变,焕发乡村教师的内生活力。
  此外,针对乡村教师队伍中长期存在的“双轨制”现象,应采取“放、管、扶”的政策。“放”即放宽准入,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制定非编教师招聘最低标准,首先解决“有人上课”的问题。“管”即加强对非编教师的管理,同时提高非编教师的各项待遇,缩小其与在编教师的差距,降低非编教师的流动性。“扶”即为非编教师提供帮扶措施,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其成长。
  参考文献:
  [1]胡艳,郑新蓉.1949-1976年中国乡村教师的补充任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5-25.
  [2]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6.
  [3]陈黎明.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与问题反思[J].教师发展研究,2017,1(1):7-12.
  作者简介:彭冬萍(1990—),女,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管理。
  • 【发布时间】2022/10/1 12:23:01
  • 【点击频次】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