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高段赏析式批注阅读的自主预学与教学实践

 

【作者】 吴献安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河庄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会自主课前预习和自主批注阅读实践相结合,对小学高段的语文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也是语文素养养成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针对如何让赏析式批注阅读法在小学高段语文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从赏析式批注阅读预学单的设计、赏析式批注阅读具体方法指导、赏析式批注阅读的拓展延伸三方面入手,从而焕发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力,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赏析式批注阅读;小学高段语文;自主预学;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批注式阅读也是文学鉴赏和评价的重要形式。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要学会有表达的观点、表达的内容、表达的顺序、表达的语言等四环相协调的赏析式批注阅读,能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文本深入、较全面的对话,留下自主阅读的思维轨迹,是非常必要的方法。而小学高年级,有效运用赏析式批注阅读进行课前预习,可以使课前的阅读成为主动阅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体会,使课前阅读变得更有深度、有个性、有价值。
  一、赏析式批注阅读预学单的设计
  小学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平时语文素养的积累,想要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得到培养,就需要提供和落实“预学任务”。每个语文老师都要让学生“自主预学”这环节真正落实下去,做到课前有效预学,老师要设计可衡量、可操作的“预学单”,内容不仅包括读课文、标段号、圈词语,更应该包括读完课文后提出的问题、有续写或改写任务、有赏析式批注等,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非常明确。
  如:
  (一)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预学单
  班级:            姓名:
  一标:标出段号,通读课文。
  二圈:圈出文中成语和自认为重要的词语。我划出(    )个重要的词语!
  三批:在自认为重要的句子写上赏析式批注。我写了(   )句!
  四问:提出两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1)                        
  (2)                        
  五改:改换续编最后一段话,用上细节的刻画将结尾写具体:
                          
                          
  当然,有些课文没有改写或续写的必要,那么预学单也可以这样统一的设计,也有利于学生平时的操作和培养预学方法养成。
  (二)统编版高段语文预学单
  班级:          姓名:
  一标:标出段号,通读课文。
  二圈:圈出文中成语和自认为重要的词语。我圈出(   )个重要的词语!
  三批:自认为重要的句子写上赏析式批注。我写了(   )句!
  四思:自主思考并解决课后练习。我会了哪几题?
  五问:提出两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1)                        
  (2)                        
  有了这样的预学单,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学生的批注和问题,并在课堂中加以落实。
  二、赏析式批注阅读具体方法指导
  1.现实存在
  在小学中高段语文练习或测试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些题目:在文中摘出一句话,叫学生写写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或者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时还会摘出一个词语,说说这个词语放在这里写好在哪里?
  举个简单的句子,如:老奶奶在屋后的水泥地上摔倒了,王敏把她扶了起来,于是,老奶奶表扬了王敏,王敏的脸红得像个小苹果。
  这句话很短,可问题来了。问:你是如何理解“红得像个小苹果”?
  一见这样的问题,就感觉似曾相识。学生的回答往往都是那样的直白干瘪。很多学生都只回答:因为害羞。好像答案没有问题,但似乎又缺少点什么?其实这样的回答在语言组织上是不可取的,特别是语文学习上,语文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如果这样答题养成习惯,对以后的中高考也是非常不利的。
  2.方法指导
  一个比较完美正确的回答应该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王敏扶起摔倒的老奶奶,老奶奶感谢他,王敏害羞的表情,可以看出王敏是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相比两种回答,就看出两种不同语文素养的孩子。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前面的学生答题思维还没有形成。要想语言丰富具体通顺,需要形成一个思维过程,也可以说需要一种可学习的思维模型。而这个思维过程就需要有学生表达的观点、表达的内容、表达的顺序、表达的语言,做到这四环相协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指导,培养学生这种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我把这种“四环协同”的思维模型叫做“法事情质”阅读批注法。
  什么是“法事情质”阅读批注法?其实就是这四个字的四步组合的思维过程。
  “法”就是句子或词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包括文中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衬托、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事”就是句子或词语所在的语境中相关的事件。
  “情”就是句子中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
  “质”就是人的性格、品质或物的特征、品质。
  通过这样四步组合的一个思维过程,形成一个四环协同的思维模型,学生就有章可循,有话可说。
  3.实践运用
  如:统编版六上课文《在柏林》中有些学生划出文章的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学生根据“法事情质”阅读批注法就会这样写: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了这位后备役老兵说出可怜的夫人是自己的妻子,因为战争失去三个儿子,而自己又要上战场因此送她到疯人院,发言后的情景。看出车厢里所有人对夫妇俩的肃然起敬和敬佩之情。也表现出后备役老兵的爱国和顾家人的品质。
  又如:统编版五下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当毛主席听到儿子岸英战死在朝鲜的噩耗时,“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对这句话的理解,根据“法事情质”阅读批注法就会这样写:这句话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写出毛主席听到儿子岸英战死在朝鲜的噩耗这件事时的表现,体会到毛主席内心无比的伤心和痛苦,看出他对儿子的无比思念和爱意。
  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需要老师教学和引导的。有了这种“法事情质”阅读批注法的解答思维模型,学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就不会那么直白干瘪,回答的内容就更加全面,观点就比较突出,逻辑顺序就不会紊乱。学生在阅读中解答以上类似的题目和对文章更深层的理解有了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也是一种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赏析式批注阅读的拓展延伸
  课前的预学批注要持之以恒。平时可以定时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做预学批注的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批注,进行展示交流。每个小组选出学习小组长,小组长每天对组员的预习批注进行检查、反馈,并及时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学习和修改,使活动能持之以恒。时间长了,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把课前的预学批注方法迁移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中,大力提倡学生边阅读边批注的习惯,使学生养成“不懂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班级中形成风气,使批注阅读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荣耀。要组织学生中午午读,“午读”时,让每一位学生手中执笔,静静地潜心读书,时而圈圈画画,时而“沙沙”做着批注,批注式阅读成为学生读书时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了。
  预学批注是以学生个体主体性为主的,因此允许学生对课文的“曲解”、“误读”,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许学生的见解与教参、与我们的课前预设相差甚远,但这种“误读”是经过他们思考的,探究的结果,是有价值的,我们应当在赏析式批注阅读中鼓励这种“曲解”、“误读”。
  “法事情质”赏析式批注阅读教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是对文本和作者写作技巧的深入思考,对文中人物情感品质的认识和剖析。应该变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要把赏析式批注阅读从课前预学,迁移到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发扬到课外阅读中去,甚至还可以借鉴到其他学科中去。
  参考文献:
  [1]程庆娣,张旭.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索[J].农家参谋,2019(03):168.
  [2]曾丽.开展批注阅读,张扬学生个性——小学语文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03-1
  [3]王晓婷.潜心批注有效预习—浅谈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预习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01):19
  • 【发布时间】2022/9/10 16:53:07
  • 【点击频次】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