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乡土生物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探析

 

【作者】 袁秋丽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乡土课程资源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生物学科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等特点。因此,生物教师应重视对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将其合理地纳入到生物教育教学中。本文通过搜集云南省曲靖市部分乡土生物课程资源并进行整理归纳后,提出该资源与高中生物结合的实施建议,为曲靖市生物教师运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乡土课程资源; 整合利用;曲靖市
  一、概念界定
  乡土资源是指我们生长、生活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民风习俗以及传统文化等,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等资源。课程资源也称为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所用到的素材总和,主要有教材、图片、课件、教学用具与基础设施等多种类型。课程资源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乡土资源并不等同于课程资源,只有教师充分挖掘和合理开发当地乡土资源,并将其恰当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才能使之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
  二、曲靖市高中生物乡土资源的介绍
  曲靖市地处云南省东部,处于珠江源头,素有“云南咽喉”之称。曲靖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阳光充足,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创造出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一)曲靖古鱼化石
  曲靖是鱼类和人类鱼形祖先的起源地之一,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鱼化石资源,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曲靖距今4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到目前为止最古老的硬骨鱼化石,并将其命名为“梦幻鬼鱼”。同时,继橄榄纹曲师鱼之后,科研团队也首次在曲靖“古鱼王国”中发现了长吻三歧鱼的踪影。曲靖素有“鱼的故乡”之称,古鱼化石资源丰富,因此也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4亿年前人类祖先的发祥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二)曲靖会泽大海草山
  会泽大海草山是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连片山地草甸,草原面积广阔,植被类型丰富,是重要的滇东北生态屏障。大海草山因草而得名,山峦连绵起伏,是云南最高的高山草甸。
  (三)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因产于宣威而得名,是云南省著名地方特产之一,其主要由当地猪经过宰杀、腌制、发酵、风干而得,味道鲜美,香味浓烈。宣威火腿为龙头的生猪生产已发展成为宣威、曲靖乃至云南富有特色、极具潜力、高原特色传统支柱产业。
  三、曲靖市乡土资源与高中生物教学结合的实施路径
  (一)曲靖古鱼化石与生物进化
  生物的进化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第六章第一节开篇便用达尔文的观点“地球上的当今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引入教学,并对地层中成列的证据—化石作以介绍,利用化石推测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物种进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思考。目前,生命起源于海洋,并从海洋生物逐渐演化成如今不同的物种,这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事实。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向学生介绍曲靖当地的古鱼化石资源,以此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课后带领学生参观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馆,目睹古鱼化石,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乡土资源,热爱本土文化,同时,也让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以及物种的进化,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意识。
  (二)曲靖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
  高中生物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重点讲述的就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此教材内容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密切相关,学生通过对此书的学习,可树立起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向学生展示曲靖市大海草山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震撼,同时也可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多加引导,结合具体环境帮助学生区分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等概念。教师在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及其保护时,可引用物种丰富度的概念,通过调查物种丰富度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理念。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当地的生态景观作为课程资源,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态保护的实践当中。
  (三)曲靖宣威火腿与食品发酵
  发酵工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章节的内容,这一章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在讲解这一章节内容时可带领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制作传统发酵食品泡菜、果酒和果醋。宣威火腿也是重要的发酵产物之一,宣威火腿中的微生物菌群丰富,主要有酵母菌、葡萄球菌、霉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是形成火腿独特风味的基础条件。教师在发酵工程这一章节知识的讲解中引入具有本地特色的宣威火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发酵原理以及了解发酵过程所需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为下一章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做好铺垫。
  四、小结
  2019年,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高中教材投入使用到高中教学中,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出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编好和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还应开发和利用丰富多彩、生动具体的乡土课程资源,以充实课程的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和利用当地的乡土生物课程资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苏万青,张付文.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08):90-92.
  [2]孙亚平.汇聚优质资源 促进教学相长——以初中语文例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J].文理导航(上旬),2022(01):61-63.
  [3]丁逸旻,傅双琪.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梦幻鬼鱼”[J].今日科苑,2009(7):43-43.
  [4]盖志琨.云南曲靖首次发现4.1亿年前游动的“三叉戟”——长吻三歧鱼[J].化石,2021(03):73-75.
  [5]王玉志.会泽县草原人工种草技术和管护措施[J].绿色科技,2020(11):134-135.
  [6]本刊记者.云上的味道[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44):28.
  [7]朱邦义.生命起源于海洋还是湖泊?[J].地球,2012(03):39-40.
  [8]陈林,王正莉,吉莉莉,王卫,张佳敏.干腌火腿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20,45(11):178-180.
  • 【发布时间】2022/5/19 19:58:58
  • 【点击频次】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