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班级文化理念与实践研究

 

【作者】 李华叶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深化和发展学校文化,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明确班级目标,形成班级理念,制定班级口号。努力践行班级文化,用文化引领班集体建设。整合协调多方资源,协同家校共育,积极开展家校共建活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生动、多元化的班级文化模式。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改进。
  关键词:班级文化;理念;实践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全体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等文化因素的复合体。其主体标识是班风、学风、班级成员的言行举止等精神层面的特质。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是班级文化物质层面的显现。开展班级文化理念与实践研究,有利于统一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达成共同的班级目标,形成共同的班级理念,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1、深化和发展学校文化
  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校文化源于班级文化,又高于班级文化;而班级文化既以学校文化为纲领,又被赋予了深化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功能。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学校以“秋白精神”为核心理念,以“品格教育”为德育主线,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秋白精神”涵盖了“真诚、勤奋、责任、严谨、善学、勇敢、自律、探索、奉献”等九个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L班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出发,围绕“品格养成”德育目标,在“秋白精神”中攫取“真诚、善学、奉献、自律、责任”等五个文化因素,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
  2、设计班级文化
  2.1明确班级目标。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目的的本质。“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怎样到达那里?”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就能逐步理清思路,明确班级目标。L班组织全体成员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学校文化,摆事实,讲道理,最终明确班级目标为“我们班的学生,是真诚的,是善学的,是乐于奉献的;我们班的学生,是自律的,是敢于承担责任的;我们班的学生,人人争做‘秋白好少年’。” 
  2.2形成班级理念。“真诚、善学、奉献、自律、责任”等五个文化因素,各有各的内涵,各有各的作用。对它们进行诠释,从逻辑上厘清,既是对班级目标的深化,又是对班级目标的固化。
  真诚——解决了做人做事的原则问题。指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真诚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力量,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品格基础。
  善学——解决了学习能力的发展问题。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善学就是人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基础。
  奉献——解决了学习以及做人的态度问题。要坚信付出才有回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学习如此,做人亦如此,这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品格基础。
  自律——解决了自我教育问题。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自律与学校教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关,若要如何,全凭自己,这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品格基础。
  责任——解决了自我价值(或称之为发展动力、内驱力)问题。指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也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多从责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动力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班级理念是“始于真诚,敬于善学,合于奉献,久于自律,终于责任。”
  2.3制定班级口号。班级理念要便于识别与记忆,班级理念不是用来挂在墙上做做样子的,而是要深入人心,并指导日常言行。为此,L班又把班级理念浓缩为一句口号“真诚善学乐奉献,自律责任好少年”,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实践证明,班级全体成员都能牢记口号,脱口而出。
  3、用文化引领班集体建设
  3.1召开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理解班级理念,记住班级口号,认同班级文化,并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践行班级文化。
  3.2坚持用文化来引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学生撒谎,话“真诚”;学生畏难,聊“善学”;学生不和,讲“奉献”;学生违规,说“自律”;学生困惑,谈“责任”。通过坚持不懈的文化引领,来强化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逐步形成“L班学生就是不一样”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豪感。
  3.3营造符合班级文化的环境布置。让学生每天在班级里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深化班级理念。
  3.4紧紧围绕班级理念,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活动,为班级文化注入生动活泼的元素,扩大班级文化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例如:“告别撒谎,真诚从我做起”,“我有一个好方法——学习方法大家谈”,“今天我奉献了吗?——互助交流会”,“今天我违规了吗?——自律反思会”,“我的责任我担当——我的承诺”等等。
  4、构建多元化的班级文化模式
  从广义上讲,班集体这个组织也包括该班级的学生家长。践行班级文化,还应协同家校共育,整合协调多方资源,让家长更多地参与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家校共建活动来构建多元化的班级文化模式。L班学生家长中有公务员、医务人员、律师、社会工作人员等。他们有的组织学生集体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传承,在实践中互助,在实践中发展。有的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教育学生懂得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有的参与组织家长论坛,让家长们分享家庭教育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使更多家长受益。有的为家长和学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引导大家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合法做人。有的还为家长和学生宣讲安全知识、救护知识、防灾知识和防疫知识等,为大家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家校共建活动,主题突出,形式丰富,家长和学生都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家校共建活动的有序开展,很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使班级文化建设得以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形成一个更加开放、生动、多元化的班级文化模式。
  总之,班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不能急功近利,一时兴起,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班级全体成员长期坚持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婧;于国栋.学校核心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中国教师.2018-08-15
  [2]何东.基于校本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研究[J]新课程(上)2019-12-08
  • 【发布时间】2022/4/8 20:18:25
  • 【点击频次】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