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生活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陈 静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例题本就是是呈现知识的载体,知识我们不能改变,但是载体我们可以选择。而实施生活化教学,无疑就是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让学生在既学知识又长能力中真正提升数学素养。本文探讨了利用生活事例培养学习兴趣、助力知识建模、拓展整合资源和促进知识内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理念;应用
  源于生活的数学学科课程,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所承担的作用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以数学这门学科提供的知识为工具或武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效服务生活反哺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但这样的追求不是加大“应试”力度可以实现的,必须以新课标明为行动指南而创新施教,生活化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就可以这个目标的实现靠近一大步。在这几年“双主双优”的课改践行中我积极加入了生活化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改工作,有了很多收获。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生活化理念在其课堂中的应用。
  一、利用生活事例培养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在“教以应试”名利驱逐下,很多教师不约而同地只重视知识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知识的建构、方法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发现知识、消化知识和问题解决更没有重视,导致“高分低能”便是很好例证,长期受制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但不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反而还会因此丧失兴趣,不爱数学,这就是造成数学教学为何质量“愈提愈低”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现行教材很多都是生活化教学的直接利用平台,《认识钟表》《老张装新房》《小数的初步认识》《生活中的除法问题》便是例子,我们都可以直接让数学又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要么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要么用现有的生活实例去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在此过程中总能有数学就在身边和生活需要数学、离不开数学的感受。要知道,数学知识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实践才有意义而不是在考试中换来高分数。正由于此,学生就因数学的“有用”而倍添信心,因数学的“有趣”而积极主动。
  二、利用生活事例助力知识建模
  建模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模型思想”的具体实践,通过建模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可以直观感知的对象,便于直接思考。而要进行建构,其方法就是新课标告诉我们的从现实生活和具体情境这两种途径中抽象出问题来进行模型建立。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的数学“原形”很多时候都不是“明摆着的”,需要教师建模才能助力知识感知,这除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外还要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现实中去提炼、抽象出来数学问题来,再利用书本知识进行解决。例如《老张装新房》的教学,这是一堂数学综合实践课,涉及到面积知识、贷款利息知识、生活中实际问题等知识(如新房阳台面积折半计算、地板砖按整块卖),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时,以老张装修新房为主线营造情境,按照事物发展顺序,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提炼,如计算房屋大小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加半圆面积的计算、除首付外还需要贷款多少、房屋装修需要地板砖的块数,这些生活问题就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来解决。在化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兴致高涨,参与积极性浓,当中涉及到六位数的乘除法,那么有难度的计算学生依然不弃不馁。从这儿可以看出利用生活化理念指导数学教学具有多么大的魅力。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素材,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走进课堂再披上生活的物质外衣成为我们教学载体就可变得直观可感了,就能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就多了一种可能性,就多了一种亲切感,就多了一份生活体验。
  三、利用生活事例拓展整合资源
  现行纸质教材,静态呈现、抽象简约、情节内容缺乏生活气息,能使学生产生爱好的东西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拓展整合资源以加强“书本”与“生活”两大世界的渗透融合,使知识在二者间互通。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统计》这一节的知识时,课本的例题是“王叔叔整理某地4月份空气质量情况,让学生完成统计表”,题中的事件是“空气质量统计”,我觉得脱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于是将此改变成“参加学校兴趣小组学生人数的统计”,经过这样改换,显然能提升学生的亲切感,学生就会听得有劲、学得快乐,主动性高,积极性强。多年实践告诉我们,例题只是呈现知识的载体,知识我们不能改变,但是载体我们可以选择,让学生如何学知识、用什么方式学知识,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艺术。我们平常所说钻研教材、细嚼文本就是要把教材的精髓抓住,以此为缆绳设计课堂,选择合理的呈现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四、利用生活事例促进知识内化
  知识内化方能成为技能,才能服务于实践。教学中我们应利用生活事例作技能培养的平台,以此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知识向技能转化。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教学“读小数”后我们就可把学生置于“生活超市”中,让学生读商品标价、自身体重、姚明身高等小数,在此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学生读小数的能力也让学生感觉到小数的作用之大,生活需要小数,到处都有小数。这样就可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转化。
  总之,作为奠基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优教”提效,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反哺生活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使新课标赋予的责任目标得以高效落实。传统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反哺能力就可以在我们高效课堂创建中得到实现——让学生在既学知识又长能力中真正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遥霖,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9年。
  [2]吴燕淑,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方法[J].科教导刊,2015年。
  • 【发布时间】2022/3/22 21:24:51
  • 【点击频次】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