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作者】 李 湘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及健康人格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必要性,明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要求,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健康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与做人的资格。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其基本特点概括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宁静的心境和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培养健康人格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在政治课教学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人格的感染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极其巨大,从幼儿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教师的人格魅力越强,就越能为教学过程增光添彩,就越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政治教师,更应当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作为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政治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树立正气,以身立教;要做到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目标始终如一。如果教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的期望相符,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并以教师为榜样和楷模,进行自我人格塑造。
  二、学习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力性和独立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深层次地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意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不但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总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内容的提升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想方设法激活其功能,让学生真正把握其深刻内涵,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加深感悟和体验,使政治课触动学生的灵魂,让教学内容的精华在学生心灵中升华。众所周之,课堂教学依然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但反观当前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评价,我们发现,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越来越多的人也赞成这一观点,我们本应提供给学生经过甄别的、有用的、强大信息,但事实是我们从未考虑过,只是考分高低的甄别。
  其次是对教师的评价。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显然,这种评价要求,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但眼下,对教师的评价,大都只围绕一个目标中考分数,政治课的待遇则更差(中考总分为80分),这是一个基层教师的悲哀,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一种真实反映.
  因此,很多东西我们都应该反思,有些东西甚至需要根本性的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与时俱进,才能推动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四、教学情景的创建  (下转第113页)
(上接第114页) 
  学生主体性人格须在积极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注重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人人都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如果教师能信任和支持学生,学生将更加确信自己。师生之间平等、独立自由的交往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的进步,更意味着诸如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完善。   
  五、建构意识的加强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人格素养,需要外化和内化相统一,需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和人格自识能力。人格自识意识和自识能力,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学生发挥能动机制进行自我分析,“攻克”自我,“再造”自我。“任何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才能起作用。”从根本上讲,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人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依赖于个体人格自我建构意识的加强和所付出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里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要塑造怎么样的一个群体?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承担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面对花季的初中生,广大教师要引导他们增强角色意识,准确定位自我,正确认识友谊,感受亲情之爱,让他们在青春的沼泽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清醒的头脑,良好的状态,顺利度过人生这一重要而敏感的时期。显而易见,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命教育探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1.
  [2]焦学庆.治学·修身·济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探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8):97-98.
  [3]裴雪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DOI:10.27328/d.cnki.gshsc.2020.000982.
  [4]薛冬冬.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社会认知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5]位俊芹.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0):66-67.
  • 【发布时间】2022/3/22 21:24:39
  • 【点击频次】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