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如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践行“感恩教育”

 

【作者】 唐翠莲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隆林新州第二小学为例

  摘 要:“感恩”作为我国传统的美德之一,也是小学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旨在让学生从小懂得何为“感恩”,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对让学生树立起健全的人格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二小学为例,通过总结分析新州第二小学近年来感恩教育现阶段所取得的效果及尚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四方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下一步学校感恩教育的教育方向建议,一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二是学校以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为重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三是引导家庭重视孩子的感恩教育;四是建立起感恩教育体系,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统一。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生;品德
  一、 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通过对“感恩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寻找适合当下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和突进,进而让学生能从小心怀感恩,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有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要让学生形成感恩意识,自觉践行感恩行为,懂得从小事开始、从自身开始,用内心去感受感恩,用行动去践行感恩;要让学生懂得宽容、包容、理解和关爱身边的人;要让学生懂得并践行尊重和孝顺长辈;要让学生懂得感恩,并享受感恩带来的快乐;让学校能结合自身实际,找到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建立起本校的感恩文化和氛围。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方面的意义
  第一,对感恩教育的分析研究,是符合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目的和要求。第二,通过研究及开展感恩教育,可以丰富小学品德课程的内容和实践。从而丰富、塑造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
  2、 实践方面的意义
  在小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对感恩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及时反应出当前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现状,通过分析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真正培养出乐于助人、知恩报恩、团结有爱的学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能为家庭重视感恩教育、家庭懂方法为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供思想引领和方法。最后,能为小学生品德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发展方向和方法。
  二、 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定义
  1、感恩的定义
  对于“感恩”的概念界定,学界尚无统一的界定。其中《牛津字典》里,对“感恩”的解释为是善于把得到好处之后的感激的感情表现出来,并反馈给对应的人。而在教育理论学界中,大家比较认可的定义是指,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新立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此外,还有几种比较主流的说法,认为所谓感恩,就是在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和回报。“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从上面的分析都可以看出感恩包含“感激”、“恩惠”的意思,综上,笔者认为,感恩的定义指的是收到恩惠的主体,在收到来自他人恩惠的时候,产生让自身喜悦的感情,并自身决定要回馈他人的一种思想活动和行为。
  2、感恩教育的定义
  所谓感恩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活动,是施教者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被教育的人实施有目的、有步骤的知恩、识恩、感恩及报恩的教育。它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在本文中,本文主要指的是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即在小学阶段,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智发展特点,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感恩教育。
  三、 新州第二小学品德教学中“感恩教育”的现状
  新州第二小学是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一所城区重点小学,全校师生共名。由于大部分生源来自于县城的各个乡镇,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自身的素质层次多样,所以“感恩教育”在我校虽得到一定地收效,也显现出一定的问题。目前我校的感恩教育课堂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一是将感恩教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趣味性的向学生呈现。在实际教学中,我校能巧妙借助各种相关的音频、视频等资源,将“感恩”的相关知识用生动呈现,让学生在“观”、“听”中有感而发。
  二是注重教案编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学校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感恩素材,必须是真实的案例,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案例不能是欺骗的、虚假的或者传达的是偏执的、偏激的。
  三是精准分类,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这主要是强调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要以学生的个性为前提,针对不同的性格、家庭成长背景,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感恩教育成效最大化。
  四是注重课堂有效性。学校注重积累与收获的关系,不断总结研判课堂,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让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更明显,实现教学目标的时间更短,获得效果的范围更广。
  五是在教育手段上,坚持“正反结合”。所谓“正反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通过正面教育让学生从正面的事例中获得感恩的内容和如何践行感恩,通过反面的教育让学生从反面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忘恩,忘恩的后果是什么。正反双管齐下,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感恩的真谛。
  六是“情理并用”,提升学生对感恩思想的理解和渗透。“情理并用”中的“情”指的是通过让学生观看相关电影或收听故事这样情感丰富、表现力强的途径直接获得和感受;“理”指的是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说故事等方式获得。
  七是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方方面面。感恩教育课堂虽然主要是通过品德课堂实现的,但感恩教育是一项需渗透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教育,所以其他学科也要重视,努力做到一致。
  总之,通过七个方面的措施,学生对感恩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一) 新州二小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1. 知恩
  知恩即知晓何为恩情,所以知恩是感恩教育的前提。教师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感恩”,要勇于发现身边的感恩事例。这方面内容,大多通过观看、分析、引导来实现。
  2. 谢恩
  明白了什么是“恩”之后,学生就要学会,怎样去表达感激之情。教学实践中,我校多采用让学生去实践,再回到课堂做分享的方式实现。
  3. 报恩
  所谓报恩就是将感受到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时回报的冲动外化为报恩的行为。我校在教育学生进行报恩的时候,会引用一些实操案例,比如让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为家人做一顿饭、给亲人写一封亲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对家人关怀的报答之情。
  4. 施恩不图报
  这个内容可以说是感恩教育的最高层次。一个人不仅要懂得知恩图报,更要有一颗施恩不图报答的境界。要深刻理解和明白施恩并不是为了回报,不然自己就不会时常以一种助人为乐的心态去帮助别人。在这块内容的教育上,学校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只是倡导教师通过多途径让这样的境界和心态慢慢的渗透到学生心里。
  四、 新州第二小学品德教学中“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存在的问题
  1. 感恩教育的成果还只是停留在表面
  前面也提到过,感恩教育的内容有四方面,从知恩到施恩不图报,施恩不图报是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四个阶段,层层推进,也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校的教育成果还只是停留在比较低层次的“知恩”上,虽然也有过多次的“报恩”实践,但学生还只是很机械的去完成,把任务当任务,没有从任务中获得升华。还有,学生所理解的感恩对象还比较狭隘,一问身边需要感恩的人,除了懂得回到父母、家人、老师,很少有提及别的对象。这样的感恩思想过于狭窄,所以收到的成效多在面上,不在心上。
  2. 家庭教育对“感恩教育”不太重视。
  感恩教育虽然是品德教育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品德教育的教材和课堂也并不全是有关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更多还要靠家庭教育的引导。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前文提到过,新州第二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县城的16个乡镇,这些学生当时的大部分父母为了生计,只能外出务工,无法在身边陪伴。而这部分父母由于收到知识面等原因的影响,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太高,学校布置的一些实践作业,一般也不能真正陪孩子完成。加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也只是局限在学生的成绩上,觉得只要成绩好就行了,但确忽视了这种对子女责任感的教育。
  3. “感恩教育”的实施程度深浅不一
  孩子的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同样地,孩子的“感恩教育”也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完成的。“感恩教育”要十分注重一致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不强,年龄越小,对老师的迷信度越高,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地位大大超过了父母。因此,老师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各科教师对“感恩教育”不能有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在孩子“感恩教育”培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感恩”应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尤其在现代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社会各界更应该加强监督,大力宣传正能量。但是,现实情况是,学校里,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洗脚或干家务,而家长却认为成绩好即是一切,干家务是浪费时间,进而影响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巩固。加之,现在的网络社会“鱼目混杂”,一些负面的视频、言论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
  1.“感恩教育”实施者对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有待深入 
  “感恩教育”成果浮于表面,不能深入,主要表现在学生只“知恩”,不“报恩”。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缺失。
  所谓主体指的是具有认知事物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而主体意识则指的是主体所具有充分认识外界、了解自己,及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且能主动参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具有不断改造世界、教育自我的意志、力量和能力。当然,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随着年岁、随着阅历的丰富而逐渐提高的。但当今小学生,由于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父母也比较宠爱,再加上受到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追求胜过自主意识,过分追求享乐,感恩意识丧失,对学生自身的义务也不明确,导致“感恩教育”开展获得的收效不佳。
  2. 家庭方面对“感恩教育”有缺位
  要想“感恩教育”获得真正的实效,如果只是单单依靠学校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是不够的,平时家庭教育的参与和渗透才是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方式。但从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养育孩子也不会像过去一样给予更多的实践,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尽量去满足,演变成溺爱,对孩子的身心各方面发展极为不利。再加上现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原因,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对孩子的陪伴时间非常少,平时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其他方面的教育不重视,不参与。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多都很自私,也不能理解父母、身边的老师、朋友对自己的关爱,不会体谅别人的辛苦,也不懂尊重旁人的劳动成果,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
  3. 在实施“感恩教育”上,社会合力不足
  显然,想要“感恩教育”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从校方来说,并不是靠品德课老师就可以实现的,固然需要全校师生一起努力。新州第二小学的各个领导虽然都很重视这项教育,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关键时刻还是以主科为主,所以会出现为了赶课、复习,品德课被占用的情况,所以感恩教育在实践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感恩教育除受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环境影响外,还会受到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毕竟学生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会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所以社会中的每一员都有责任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五、 下一步开展感恩教育的建议
  (一) 重视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要有三点:第一,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即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当自己的“家”,当感恩的“家”。也就是说,我们要还小学生一个自我,要让学生自己安排自己时间,自己决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自己决定自己报恩的方式等等。其次,让小学生学会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且意识到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如,小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但必须以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为前提;虽然可以自己选择报恩的方式,但必须明白别人施恩的好心;可以去游乐园、公园玩耍,但必须爱护公共财物。再次,鼓励小学生多与他人交流感恩经历与心得。人在本质上是群居动物,在与人交往中,小学生学会辨识个体差异,明白人情冷暖,懂得学长补短,进而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而多与他人交流感恩经历与心得,可以让小学生明白自己所受之“恩”,学习他人的报恩行为,进而促进其感恩意识的提高。最后,家长、老师、社会要尊重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尊重小学生的不同个性,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对感恩作出回应,都能对感恩事例有所心得;尊重小学生的优缺点,赞美他们的优点,接纳并帮助改变其缺点,赞美他们知恩的进步,帮助他们完成报恩的行动,鼓励他们施恩于他人;尊重小学生自己的选择与决定,帮助其一起落实其选择与决定。 
  (二)强化情感教育,着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对学生“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对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品德教学中,老师坚持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去学习感恩,带领学生去街道上看别人如何施恩、去听他人如何知恩、去学如何报恩。此外,在学校实施感恩教育时,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目前对于感恩的认识和与看法,以及以后对于感恩的期许与理想,在全面了解他们的背景的情况下,全面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期许,
  选择合理且有震撼力的感恩教育内容,以及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更加有效的实施感恩教育。而且,老师要明确意识到感恩教育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且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应对这样的问题,以便感恩教育更好的实施。 
  (三)加强家庭“感恩教育” 
  若说学校是感恩教育的基地,那么家庭即是感恩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意识的培养、性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品质培养中,家长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因
  此,需要注意有两点:第一,在“感恩教育”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感恩意识,重视自己的感恩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第二,与学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不可像过去一样,将分数当做是评判一切的标准,而忽略了感恩品质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爱的经验,从而内化为感恩行为,从“受恩”走向“施恩”,最终形成稳定的感恩品质。 
  (四)构建感恩性体系,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统一 
  “感恩性体系,即相互施恩与感恩的人际关系体系,是学校、家庭、社区的人与人之问,由诸多感恩性关系构成的相互关爱、体谅、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样的感恩性体系中,人际之问感情互相交融、互相激励、互相感染,促进道德自律的发展。”感恩性体系的建立旨在促进学生自律的发展。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的道德他律在教育过程中转变为道德自律,对于学生来说,此时期是道德自律发展的关键时期,感恩性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是感恩教育的基地。学校在感恩教育的实施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创设感恩教育环境,全面实施感恩教育。第二,建立感恩课程体系,提高感恩教育效果。第三,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第四,建立感恩考核标准体系,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社会氛围是感恩教育的氧气。全社会都应关注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社会各界要关注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如多为小学生出好书、好电视、好电影、好节目。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感恩教育的氛围,人人参加感恩教育的导向,使小学生在感恩情感的熏陶下养成感恩品质。 
  学校、家庭、社会在提高感恩意识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合格的感恩环境,让学生在学好感恩知识的同时,体会感恩情感,并进一步内化为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1]万娟.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6. 
  [2]杨艳.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江南大学,2019. 
  [3]陈瑶.中学生感恩品质缺失与学校感恩教育探析[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8. 
  [4]葛琳.当代中小学感恩教育之探析[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7. 
  [5]孙云晓.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J].人民日报,2017-03-25. 
  [6]孙云晓.德育的核心:教会孩子如何做人[J].中国老区建设,2018-06-01. 
  [7]尹华.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唤起[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9(12). 
  [8]陶志琼.关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16(9). 

  • 【发布时间】2021/4/6 18:03:26
  • 【点击频次】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