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以时序观念为基础将历史思考引向深入

 

【作者】 郑晓军

【机构】 陕西省绥德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人民版必修I《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

  陈旭麓先生指出:“历史是年代的累积,历史的辩证法是从时间上展开的。”时序观念是历史学最基本的观念,我认为以时序观念为基础将历史思考引向深入,进而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所谓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认识和观察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史学产生之后,人们就把时间脉络认同为历史的基本特征。 下面以人民版必修I《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的有关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一下我以时序观念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进而涵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
  本课我是以中国现实外交活动来进行导入的,赵亚夫先生特别强调时序观念即时序思维能力:“时序思维技能是历史推理的核心。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处在何种时间顺序中),学生就不可能考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其因果关系。”?3?因而,对于和现实社会联系比较紧密的课例,我们可以尽量使用时事新闻作为导入,这样可以建立学生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现实感悟历史,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涵养学生的时序观念。
  导入新课后请学生阅读课本,将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按照时间线索做一个梳理。(通过合作探究和小组展示来解决)















  这个表格的内容基本上都在教材上,但是教材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按照板块来叙述,这就需要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打破教材框架来进行整理。当然,整理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才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我以两个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问题1、结合相关史实思考,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70年代初取得突破?
  问题2、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中日建交有没有关系?
  展示材料:(PPT展示)
  材料1、越南军民在中国、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下,坚持抵抗,美军最终被迫于1973年全部撤出了越南,输掉了这场师出无名的战争。
  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先后投入250多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尖端武器,耗资1000多亿美元,死亡5—6万人,伤30万人以上。
  材料2、76个投赞成票的国家:亚洲(19个),非洲(26个),欧洲(23个),拉丁美洲(7个),北美洲(1个)。35个投反对票的国家:大洋洲(2个),美洲(13个),非洲(15个),亚洲(4个),欧洲(1个),
  在大家的欢笑声中,主席拿起联大对阿尔巴尼亚等国提案表决情况,一面看,一面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
  在理清外交关系突破的过程和其内在联系后将历史发展的原点聚焦于中美关系的突破上并在唯物史观指引下思考中美关系在70年代初突破的原因,引导学生以宏大的视野(关注国内外背景)来思考、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贯通意识。李惠军老师说,“历史的演绎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中发生与变化的,追忆历史的往事,要讲究一个前世今生的姻缘变革和动态渐变。”?4?但是以教材的这样的时序来看,有几个环节并不能够合理衔接,其中的“姻缘变革和动态渐变”无法合理解释,比如:1、中美关系的进展是在1971突发而至的吗?为什么在1972年后停滞不前?2、我们常说是亚非拉小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去的,到底和中国美关系改善有关系吗?3、中日关系的进展是在1971突然开始的吗?
  这三个问题也是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比较疑惑的,我查阅资料,在杨奎松主编的《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一书上初步找到了解答,我将杨奎松老师书中的相关时间整理之后,出示给学生以帮助他们理解以上三个问题。
  中美关系简要时间线:
  1955年8月1日,中美在日内瓦开始大使级谈判。中美虽然对结果都不甚满意,但一直保留着这一接触渠道。
  文革开始后,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止。1969年12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得以恢复。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庆典。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再次会见斯诺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第一次访华,1971年10月20日基辛格第二次访华。
  1973年5月1日,美国在北京设立联络处。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副总统福特继任总统之后,在台湾问题上倒退(不接受中国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关系搁浅;
  1974年11月,身为国务卿的基辛格再度访华,依然不承认三原则;
  1975年12月初,福特总统访华,仍然是拖延的态度,中美关系无进展。
  1976年,卡特总统上台,国务卿万斯注重对苏缓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主张对苏强硬、重视中国,万斯1977年两度访苏都空手而归,卡特政府开始注重与中国的关系问题。
  1978年7月,中美开始建交谈判。
  中日关系简要时间线:
  1952年6月1日,我贸促会同日本促进中日贸易三团体签订第一次民间贸易协议。
  1954年10月30日,李德全、廖承志率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这是我民间代表团首次访日。
  1956年6月27日,周总理宣布除45人外,全部释放1017名日本战犯。
  1959年9月20日,周总理同日本前首相石桥湛三签署会谈公报,确认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改善两国关系,促进人民友好。
  李剑鸣教授认为,要真正理解过去,需要准确把握过去的时空结构?5?。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不仅包括能够在特定的时空下解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还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做出合理解释?6?。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大有助益的,既培养了学生的贯通意识,有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而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3、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关系的因素有哪些?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由于前面的铺垫基本上已经到位,学生在分析、总结后,基本可以说出国家利益、国家实力、领导人智慧、国际环境等正确答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启发也就呼之欲出了,家国情怀的涵养静水流深。但是外交因素的思考中学生往往容易走向传统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的根本出发点”、“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等等说法,这些说法固然有道理,但是也应该辩证的认识,史学界已经对上述说法进行了充分讨论,如果我们再抱残守缺的话,不仅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甚至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启发也就跑偏了。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认为,“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都不是绝对至高无上的”,与此同时,“国家利益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7?。同时,“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是帕麦斯顿为英国“光荣孤立政策”寻找理由。这样的说法,既不符合当今世界的运行规则,也对学生的生活和人生没有任何益处,人如果只讲利益,无视道义、规则和信誉,不会有真正朋友,国与国同理。刘成教授认为,“孤立主义或光荣孤立就是在英国单独强大时试图控制欧洲局势的一种明智手段,一旦英国失掉最强力量,即其他大国赶超上来,结盟外交就是惟一选择。”?8?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只有在行动方面给孩子带来正义感,能使他激动,能使他心灵上产生欢乐感和兴奋,并能振作的情况,才能转化为信念……因此,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只有播种在这片土壤上,种子才能萌发出幼芽”?9?。深入的思考,也许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但是只要播下种子并持续耕耘,我相信,这些种子终会发芽。
  李剑鸣认为,“……叙事的组织性因素是时间。叙事通常是围绕时间来展开的,时间顺序意味着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事件过程的连贯性。”时间或时序不仅是历史的最基本素养之一,也是正确反映、表达客观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坐标。以时序观念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就是在历史学最基本的观念基础上,引导学生架构历史知识,思考历史逻辑,进而以此作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课例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探索,比如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以及专题三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等,这样的设计教学,既有时间脉络,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特点;又能在时间观念的基础上突出教学中心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层层推进,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养。
  作者简介:郑晓军,陕西省绥德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页。
  [2]徐蓝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7页。
  [3]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译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0—51页。
  [4]李惠军:《心灵关照,智性涵养与理性情怀的涵育——我讲 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企划诠释和内心絮语》,《历史教学》2017年第7期。
  [5]李剑鸣:《论历史学家在研究中的立场》,《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
  [6]李炎:《论概念教学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文教资料》2016年第32期。
  [7]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33—35页。
  [8]刘成:《19世纪英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辨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9](苏)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320页。
  [10]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315页。
  [11]杨春生:《审辩式思维视域下历史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3期。

  • 【发布时间】2021/1/6 10:26:23
  • 【点击频次】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