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中专特殊家庭贫困生心理状况及资助策略

 

【作者】 赵勇江

【机构】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中专教育中,贫困生是重点关注对象。一些特殊家庭的贫困生,进入中专校园后,如果未能调整好心态,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自身的发展。虽然当前社会和学校加强了对贫困生的资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中专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以及资助策略。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资助
  特殊家庭出身的贫困生,心理一般比较敏感,更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像一些没有考入高中,只能选择中专教育的贫困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如何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成为当前教育中的重大任务。所以,社会各方力量应加强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资助策略。
  1、中专特殊家庭贫困生心理状况
  1.1“敏感”的心理状况
  对于情感细腻的学生,敏感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贫困生的心理敏感程度远胜于普通学生。贫困生的敏感心理表现为对外界的一切刺激都会过分解读,从而应激行为也会比较激烈。中专校园中,一些贫困生接受不了自身的贫困现实,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于别人无意的行为,尤其像一些同学的炫耀言语,这些贫困生总会敏感多疑,认为是在折射自己,从而可能引发争吵、斗殴等现象。长此以往,这些贫困生的人际关系会十分紧张,他们可能会远离群体,甚至会选择独来独往。
  1.2“自卑”的心理状况
  “物质贫穷并不可怕,精神富有难能可贵”,这一道理是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但是,中专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很难正视现实中的贫穷问题。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贫困生,他们会因贫穷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变得唯唯诺诺。一些贫困生进入中专校园后,认为自己未能考入高中是一种“耻辱”,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种不良心理会严重地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当贫困生一直处于自卑的心理状态时,自卑的“阴影”会笼罩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走路会低头驼背,没有精气神;在课堂上会害怕教师提问,从而蜷缩在桌椅上;日常交流中说话声音会很低,不敢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因自卑造成的现象,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心理,甚至会使学生患上心理疾病。
  1.3“焦虑”的心理状况
  特殊家庭的贫困生,还会在日常中表现出“焦虑”的心理情绪。焦虑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的贫困,经济困难的现状会在很多时候让贫困生产生不安感,由此引发他们的各种担忧,比如学业的完成、毕业后的发展,最终让他们过分焦虑。同时,部分贫困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他们的焦虑感会更加严重,甚至会因焦灼而不顾方法地埋头苦学,反而事倍功半。此外,贫穷的现状会让贫困生清晰地认识到: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这种逼迫感会成为一种负担让他们感到焦虑,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2、中专特殊家庭贫困生资助策略
  2.1社会方面的策略
  社会力量拥有丰富的资源,投放在教育中能有效地帮助贫困生,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社会力量对贫困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扭转对中专教育的认知观念。社会要肯定中专教育,平等地看待中专和高中教育,加大对中专教育的资源投入,真正地使中专生“抬起头来”。第二,大力宣传“贫穷不可耻”的社会观念。社会各方力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拍摄公益公告、张贴城市宣传横幅等,宣传精神富裕的重要性,让贫困生走出自卑的阴影,坦然面对贫穷现状,努力学习知识,改变自身命运。第三,加强对贫困生的经济援助。物质脱贫是基础,实现一定的经济脱贫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各种负面心理,从而积极地面对生活。企业是社会的重要力量,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兼职机会,让贫困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日常的经济困难。
  2.2学校方面的策略
  学校是贫困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担负起贫困生“脱贫”的责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第一,学校要加强对贫困生的资金援助,增加贫困助学金的数额,增多奖金的名额,让更多的贫困生可以享受到学校的帮助。第二,学校要设立心理教育课堂,经常开展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问题,摆脱各种不良的心理情绪。
  2.3家庭方面的策略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也要负担起教育责任,帮助孩子摆脱贫困的自卑感。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要认识到贫困只是一时的,只要努力,总会富裕起来的。只要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也会改变对贫困的认识。其次,家中要重视孩子的心理状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使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最后,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与教师一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贫困观。
  3、小结
  对于中专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帮助贫困生摆脱敏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使贫困生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瑞.高校辅导员做好贫困生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J].南北桥,2020,(9):6-7. 
  [2]周华斌,余桢伟,丰榆雅, 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校园心理,2020,18(2):108-109.
  [3]杨竟楠.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教育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33):59-60.
  • 【发布时间】2020/9/4 16:48:59
  • 【点击频次】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