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现实与理想

 

【作者】 谢林秋

【机构】 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人们总是希望行走在锦绣大道上,教育也不例外。人类憧憬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从未衰减,一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苦苦寻觅,直到今天,我们始终在残酷的教育现实面前寻找那抹迷人的微笑。
  今天,教育的目的大多沦为谋生活、求高位、赚大钱的勾当。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被异化成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有了大问题。
  事实又如何呢?在中国,我们姑且把省部级以上的官员称之为大官,目前在位的也只有不到3800人,14亿人中大约3800人可以成为大官,叫做凤毛麟角不为过。看看财富的情况。全中国,资产过100亿的富豪不上百位,并且在这些富豪中,没有一个是曾经的状元,成为顶级富豪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总体看跟当年读书的分数关联都不大。我们的结论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而是认为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当大官和找大钱。如果仅此为目的,那这个世界上失败者将数不胜数。
  第一个教育现实就是无论我们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总有考不上、考不好的学生。教育面对那些考不上、考不好的学生还有什么办法没有?我们怎么对待那些注定考不上好大学的学生,就是考验我们对待未来的态度。所以,转变人才观、教育观进而改变教育行为和方式是必然之路。既然最后当大官、找大钱的人如此之少,我们为何还要去硬着头皮去赌呢?学校培养平凡、健康、正常而非异常之人应该作为一个选项。
  针对这个现实,培养学生适度的学习动机迫在眉睫。所谓的“动机”指的是人渴望完成任务的程度。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活动多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者过分强烈,都不是一种好现象。1例如,一个学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什么目标,很难产生动机和兴趣;而另一个学生学习动机过强,学习功利性过分,制造巨大的身心压力,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效率下降,势必又会增加他的压力,压力过大,身心无形当中就不健康,如此这般造成恶性循环。
  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多德森提出的中等程度动机,这样的激励水平最有效。我们努力不要成为外部动机的奴隶。
  要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每个人的天赋、生活环境、机遇等不尽相同,所以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同,大家要活在当下,坚持改变自己就是成功,培养合理的心理动机,提高学习生活质量,而非摘星星、捞月亮。
  第二个教育现实是人的成长始终是缓慢而坚实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所谓“赢在起跑线”只是我们人为地将人的竞争提前到了未成年而已。
  一个非常打脸的事实是那些赢了起跑线后来又赢了人生的和赢了起跑线后来也输了人生的比例大致差不多。而那些输了起跑线却赢了人生的跟赢了起跑线却输了人生的比例大致也差不多。所以,起跑线对于人生而言,不一定具有正效应。
  ?但另一个事实却是十分耐人寻味。从古至今,我们发现那些十分重视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上学堂、读书的家庭,赢了人生的人的概率上比那些从小缺失家教、不愿意让孩子读书的人赢了人生的概率要高得多。这个事实可以看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科学的要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才是赢得人生的起跑线。
  现在绝大部分家长老师都做不到让孩子在“不管”、“不说”中学会自我监督、自我放松!
  很多家长问:“让孩子自觉,哪有那么容易啊?”对此,专业人士指出,培养子女自我监督,关键在于培养子女的好习惯。年少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他成长并促其成功。因此教育更应该在培养专心致志、独立思考、认真细致、思维活跃等良好的习惯上下功夫。
  第三个教育现实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天底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邻家孩子成人成器,并不是你家孩子成人成器的必经之路,不要试图用一种价值观判断好坏和判别高下。不适合,你的一切所谓的付出,都有可能让你怀疑人生。重视孩子的差异性,放大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未来将是可期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邀请一些不懂礼貌的孩子去参加一个不平常的晚餐。在晚餐中,他们竞然一反常态,在文雅气氛的熏陶下,意识到自己是有教养的“来宾”角色,并按这种社会角色来约束自己,很快变得有礼貌了。2
  以上情况告诉我们,如果赋予个体一定的角色,而且当他对角色有所体会时,个体就容易按照角色的标准来衡量或约束自己,从而使个体心理或行为上发生一些变化,不自觉的产生了“角色效应”。
  教育中经常提到“有色眼镜”一词,我们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其实这就是“角色效应”,这是教育期待的一种偏差,不少人往往把学习好的学生称为“好学生”,反之则叫做“坏学生”,这样评断学生,使得孩子们出现了角色的偏差,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前提下,他们会实施各自不同角色的行为,“坏学生”真的成了厌学的学生;好学生则只注重学习而忽略了自身的不足。
  比尔·盖茨读小学时,父母为了满足他在学校图书馆做“小侦探”的愿望,转学后又把他送回原校读书,宁可父亲每天花大把时间接送。比尔·盖茨对自己角色的期待得到了父母的“认可”,使他体会到角色给他带来的乐趣。这种积极的认知和期待影响他成长的每个阶段。
  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在受教育时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让他们多角度审视“自我”,与心灵对话,主动历练,从而更深刻、更彻底地进行心灵改造,在努力尝试付出中收获自信,不断明确定位。
  第四个教育现实是读书不是万能的,但不读书是万万不能的。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不要用20世纪80年代的旧思想、老观念来审视问题了。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学知识已经成为普世价值观,你还在找个案来说不读书依然有美好的未来,这是自欺欺人。让孩子到学校读书,跟让孩子必须叫“爸爸妈妈”一样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便不配当爸爸妈妈。今天的“寒门”不一定要出贵子,但今天的“寒门”必须要让孩子读书,因为不读书,“贵子”一定不会出现,但读了书、读好了书,“贵子”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我们身边可能也有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但他们的成功往往是来自于机缘巧合或者是运气,只有真正经过了大学教育的这部分学生,未来才有成功的资本,而成功的资本需要长期坚持学习,2019荣登胡润白手起家富豪榜的年轻富豪,全都是中国名校的毕业生。因此宣称大学无用论的这部分人,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到底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获得教养,为了能像一个真正的人样地站立着。3成年了,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指望在社会上修炼性情和教养,为时晚矣!
  第五个教育现实是都说文凭不重要(你若信了,你就傻了)。顾明远教授曾批驳应试教育:“当今人们读书的目的越来越不纯粹,大家都是为了考试分数、学历文凭而读书,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当今社会越来越看重文凭。985大学毕业的人找工作轻松,但二本、专科学校毕业的人面试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文凭。毫不夸张地说,高考可能会决定人一辈子的命运。”这段话笔者认为隐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文凭还是很重要的,人们考大学,有一个明显的目的就是获得更高一级的文凭,文凭虽然不代表能力,但它可以代表人受教育的程度。而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跟这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处事水平有一些重要的关联。文凭高低不至于要人命,但一定很重要。从当今世界五百强企业选人标准来看,具有名校文凭的人成功率更大。不要太过相信一些心灵鸡汤的东西,适度审视并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才是真正的智慧。
  二是提醒教育要想更好发展,不要把应试教育变成目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不要光用学历去衡量一个人,各级有关部门都传递了强烈的信息。但是如何真正落地,首先应该从多个方面去评价和选拔人才,还要在教育环境优化、高考改革、课程综合改革、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学校教育要有大格局,树立正确的人才教育观。
  面对残酷的教育现实,有一点理想却是必须的,因为万一实现了呢?
  教育就要对每位学生充满期待,不去否定学生的未来。这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担当。由于青少年的未来不可预测,所以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的最好表现就是对他们充满期待、充满大爱。
  ?用心尽力的做教育,哪怕满身伤痕,也会有甜蜜的味道。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轻易而举遂人愿。但风雨过后出现彩虹的机会是很多的。教育这个事、从事教育的老师和家长,依然可以有收获甜蜜的时候,关键是真心付出与否?科学施策与否?
  教育终究是美好的,这也是一种理想。尽管我们今天有很多不美好甚至难受,但只要我们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脚踏实地,一定会看到教育美好的风景。
  未来会越来越好,教育也一样。坚定信念,保持姿势,信心满怀地行走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所期盼的,终究会出现,这是一种教育信仰。
  参考文献:
  [1]秋泉《墨菲定律·动机适度定律》 2019年8月197
  [2]秋泉《墨菲定律·角色效应》 2019年8月207
  [3]吴非《不跪着教书》 2019年6月 76
  • 【发布时间】2020/5/9 20:49:18
  • 【点击频次】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