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应用

 

【作者】 唐 毅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鸣钟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是我们化教为导,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法;实施应用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加强合作,增强竞争力,已成为竞争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作为为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学校教育,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就显得颇为重要。而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育,强化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是其不可推脱的重要责任。实践告诉我们,能有效担当如此重任的方法,非小组合作教学法不可。有效应用这种方法施教,既是对此责任的落实,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做法。下面,我结合多年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其间的实践应用。
  一、营造氛围,创设合作情境
  创设合作情境,是以建构合作小组为前提的。对于常态化的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就不需要我们进行分组这一步了。但需要我们营造氛围,让学生产生合作之需。这一点很多教师忽视了,以为把问题像抛秧子一样扔给学生,以强制方式就可以命令学生合作学习。即使有这种合作模样,也只是神似而非有良好效果。有效合作是基于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合作学习需要,有共同解决问题的迫切要求,才能积极参加于合作中来,才能各施其职,完成好合作中的某个环节的任务。那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我们到底怎样营造氛围呢?实践告诉我们,有这样三种方法可以实现,一是多鼓励,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成功感;二是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实用性而产生学习需求;三是以问诱思,使之知识结构失去平衡而产生寻求真相的探究欲望。
  二、注重过程,鼓励积极探索
  在学生有了合作学习之需后,我们就可让学生带着问题上合作学习之路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给足时间,又要注重过程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合作,探索,在经历中体验数学学习。
  (一)合作是基于学生独立学习基础而进行的,留给学生独立学习时间。合作学习不应是组合式学习,一个学生学一部份的做法在中小学这个特定阶段是不科学的,必须要求学生都新知内容都有一个全面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没有学生独立的知识感知为前提,后面的合作,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我们应让每个学生都必须从把教材阅读一遍,甚至几遍,经过大脑思维的“识别”与“交互”,实现初步感知。在这过程中,我们一要鼓励他们静下心来读书,在感知内容中识得数学语言,二要质疑思考,使知识真正入脑入心,能将新知识与已有经验进行整合。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担心学生费时过多,完不成教学任务而“草草收场”,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完成自学任务,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违背学生主体理念要求的。
  (二)教给小组合作技能,让学生合作有法。良好的合作方法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运转。但对缺乏合作经验的小学生,我们在适当时还应教给他们小组合作技能,使之合作有法可依。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角色已由传统课堂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而其“教”也在逐渐向“导”转化,而小组合作教学法就是典型的教师角色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针对实际问题应教给学生合作方法,讲清合作目的和实践步骤、要求,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示范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再给一定时间让学生尝试合作。这当中,主要是自学方法、发言方法、沟通方法、倾听方法、记录方法、形成共识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的授予,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合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和习惯,如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学会与别人沟通,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实践证明,有了好的合作方法,其合作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学生能体验到快乐合作的愉悦感。
  三、找准契机,交流分享成果
  合作学习中的最重要一环节,就是要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各自学习的知识进行交流分享,在分享中把没有理解到的难点、没弄清楚的疑惑,作为重点成果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化解学习困难。但这个环节,需要我们找准交流契机,他们才有主动分享成果的需要,才愿意更好地帮助同伴解决问题。
  (一)在充分的自我探究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找准交流契机,就是应在学生有表达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在充分探究学习基础上,有了自我独特感受,成果已在胸,有表达分享欲望了。我们再搭建平台,让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二)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行交流。学生往往乐于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熟悉内容分享给同伴。实践中我们应让学生有充分的生活体验,而这种体验最好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将合作学习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来进行,就会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究活动中,思维更灵活。
  (三)交流中允许在共识中保留异样声音。交流既是学习成果的分享,也是学生把自我不成熟观点、不能判断为正确的认知进行交流,达成共识的平台。曾经很多教师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环节,就必须得出观点一致的结果。但随着对此研究的深入,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毕竟创新只有少部分人,我们如果不允许有异样的声音,他们的创新观点很可能就被扼杀。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可鼓励把学生在达成共识的时候,也要积极思考不同声音带来的思考价值。
  总之,小组合作教学法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作为一线教师,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当下,我们应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一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一直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消耗学生学习动力,需要我们教师不断鼓励,“打气”,增强他们乐与参与,积极合作、勇于交流表达的动力。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发展路上的助力器。
  参考文献:
  [1]潘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
  • 【发布时间】2020/6/12 19:53:01
  • 【点击频次】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