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提高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 专业信息化水平发展研究论述

 

【作者】 陈 靖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教学研究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边远山区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山区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差,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如何提高山区中小学教师专业信息化水平发展,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作用,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引发了我们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提高;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所谓信息技术就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在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中,教师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信息时代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更要具有把信息资源恰到好处地运用于教学环境之中的能力。
  一、边远山区教育状况的问题与困难
  由于边远山区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山区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差,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通过近年来对全县16个乡镇学校的调查我们发问题的主要表现为:
  1、经过三年的“薄改计划”工程给全县16个乡镇学校配备了许多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由于各乡镇教师特别是村一级的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认知度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许多教师特别是村一级、教学点的一线教育教学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用旧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不知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共享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低,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许多村一级以下学校没有网络甚至连什么是网络都不明白。
  二、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新认识
  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了解不够,知之甚少。同时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信息化远教资源的加工、处理及整合应用,都存在重重困难,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加上部分操作技术校本培训不到位,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很多教师仍固守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是制约边远山区中学现代远教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
  教育管理者现代教育管理水平低下和家长思想落后,出现应试教育思想深蒂固地束缚着边远山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家庭和社会对升学率的片面关注,迫使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评价,“以分数定优劣、凭成绩定奖惩”的传统评价模式始终难以打破,教师被迫将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放在工作首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搞“题海战术”、“磨尖子、抓重点”上去了,从而极端偏废了学生的智力开发、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实践中教师花了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学效率普遍较低、整体效果极差的结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农村教师作为实施农村教育的主体,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必须确立科学而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把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到现代教育观念上来,树立符合新时期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学观、知识观、人才观。高等学校在对农村教师开展的教育培训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农村教师不断提高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使他们对由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上的认识,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使农村教师认识到教学手段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变革是历史的必然,再通过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联合组织农村教师参观、学习等形式,增强农村教师对教学手段现代化作用和功能的认识,让他们认清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教育形势和任务,从而增强他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三、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
  一是狠抓专业人才引进,这几年来,我县采取国家给的政策,通过设置教师“特岗”引起许多新毕业的高校人才。为引进专业人才,大力倡导“一品教师”价值取向,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开辟了信息技术教师进人“绿色通道”。二是狠抓专业队伍培训。狠抓信息技术专业队伍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学科整合应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专业教师培训以县、乡为主,普通信息化教师队伍培训以乡、校为主,骨干教师培训以县为主”的方式,做优、做强。让信息技术业务能力基本达到了“站能讲解、坐能操作”的水平。三是狠抓全员教师能力提高。我县教育信息技术起步相对较晚,广大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不扎实,教学运用能力较差。为此,我要求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全员培训,并将培训成绩列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专业队伍分组到每个学校开展巡回授课、送课下乡,统筹提高各中小学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对信息技术水平未达标的教师,由县教育部门在寒暑假期间将其集中安排假期集中培训,逐一培训过关。各中小学采取“传帮带”的形式,由学校将信息技术基础相对较差的教师编排成若干个组,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进行帮扶,80%以上的教师基本能熟练运用网络备课和制作课件。
  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以应用促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认真组织好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比”活动,组织更多的教师参加各级电教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质课大赛,搞好资源应用的精品课评选和交流研讨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教科研人员、电教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要密切合作,确立课题,协力攻关,力争多出能够有效指导应用实践的示范性成果.电教中心加强资源应用的指导,通过教学工作会、专题讲座、送教下乡等形式,实现对一线教师应用工作的专业指导.每两年要召开一次全县资源应用工作现场会,推出新典型,交流新经验,推动应用工作不断深化和提升。
  教师在提高专业信息化水平发展这个阶段将从实践层面上完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策略深入的认识,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在整合过程,这些提升也是推动教师向下一个阶段提升的关键所在。作为变革的核心力量,教师在新的理念下会逐渐适应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新角色,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调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各种策略来组织开展教学。所以这个阶段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以及进一步的对理论与技术的学习欲望将会对教师向下一个阶段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中心,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教师所在的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把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培训与教学方法、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方式。针对实践教学需要,方便灵活组织等,将会成为信息技术培训中最具活力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 【发布时间】2020/4/21 19:25:27
  • 【点击频次】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