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作者】 彭光达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龙门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成为学生真、善、美的播种人。营造民主、开放、科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要合理选择教材情境,不拘泥于教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对学生合作探究的结论积极修正指导,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家国情怀、崇高价值取向的人生素养。
  关键词:综合素养;师德修养;师生互动;自主探究;民主科学;批判精神;修正指导;家国情怀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强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目标统筹,注重情感体验、道德实践;重视代际间、同伴间互动,推动学习方式转变等。要实现新课标要求,新时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必须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强化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注重个人政治道德修养,形成示范、榜样的力量,立德树人,成为学生真、善、美的播种人。做到思想敏锐,能从政治上看问题;态度坚决,对国家、社会、学生负责;正面为主,多用事实说话;敢于直面问题,措施方法得当;品行端正,为人表率。让自身言行和育人目标一致,力避好言千句,毁于妄语。让学生品其师,信其道,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和认同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学生,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强化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为现代的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需要认识到学生的自学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思想倾向的过程,更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张扬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学生在获取、筛选、加工信息的基础上再生信息,解决了实际问题,即使是已知的问题,只要是学生亲自论证和解决的,就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认识的过程,也是提高精神素养的过程。
  三、营造民主、开放、科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情感体验。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体现出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要求,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教材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能级要求,设计有诸如“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探究与感悟”等形式多样的小栏目,提出问题的角度也是多样的,有要求归纳要点的,有行为选择的,有思想感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启发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等特点。
  这些,有利于调动、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因此,师生都应顺应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加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养成。上课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疑惑点,列出学习要点和讨论题目,让学生阅读探讨,初步找出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内容、事例、观点、立场、方法和联系,对知识进行初步圈点,归纳整理,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学生可根据平时从书刊、新闻、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信息;教材中的事例、典故、名言等,对学习重点、疑惑点、认识误区、教材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探究与感悟等进行辩论、争论、探讨、比较。在争论中探寻真知灼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进能力、形成体验、提升境界。
  四、践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合理选择教材情境,不拘泥于教材。还要提供教材以外的时空接近、热点真实、心理相容、设身处地情境;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网络中关注度高、评论多、极端典型、温暖人心的案例、事例,以及具有班级针对性、启发性的补充学习材料或问题,积极影响学生思维框架,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给学生感悟、体验、选择。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开展研究性学习。批判精神体现着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调动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受既有观点、权威的限制,探索解决问题方案,有利于学生自信、创新、能力的养成。学贵有疑,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问题,对书本质疑和对教材超越,敢想敢说,不怕出错、畅所欲言、敢于创新。学生有了疑惑,就有了解决疑惑的欲望和探究心理,在查阅文献、调查取证、比较辨别、实践探究、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体验分享的基础上,效验了书本知识,解决了思想问题,最终获得真知,深化了素养。
  六、对学生合作探究的认知进行积极修正,具体指点。教师要尊重、赞赏、帮助、引导每一位学生。师生共同整理知识的结构、论点,对学生不同的观点,给予积极评价、指引,在教师的引导中达成共识,拓展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水准。
  总之,合作探究,有刨根问底、探寻真理的好奇,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有融入集体被同伴接纳的渴求,有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欲望。有利于处理好课堂教学“个性发展”和“集体中成长”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真正感受和领悟到善美情感和精神境界的妙趣,使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予以认同并心悦诚服,从而提高教学实效,达成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家国情怀、崇高价值取向的人生素养。
  作者简介:彭光达,四川省南充市龙门初中政治教师,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从教32年,一直担任着重点班的政治课教学。
  • 【发布时间】2019/8/7 20:30:02
  • 【点击频次】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