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吴 琳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强烈要求,教学中我们要从培养积极性出发,加强学法指导,鼓励他们合作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学习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探究的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究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认识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教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作用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如赞许、表扬达到目的。教师要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如果学生有错,应鼓励,分析,帮其提高认识。一粒种子放在盐碱地里是长不出来的,而放在肥沃的土地中,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身边的学生,缩回你的食指,经常性的伸出你的大拇指,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次,激发作用也可以运用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运用学生要求与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来实现的。
  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学会探究
  过去我们总认为,数学没有什么可读的内容。实际上学生自学课本时,读是非常重要的,掌握阅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让学生会读。
  (一)提纲式阅读。教学时我首先拟好提纲,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样学生在读时目标准确,思维路线集中。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数学组占1/2,航模组占1/3。如果每人只参加一组。参加这两个小组学习的共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在阅读之前,我设计如下学习提纲:(1)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2)1/2和1/3分母不同,为什么不能直接加?必须怎样?(3)1/2+1/3是怎样加的?得数是多少?用自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就是学生知道了阅读顺序,懂得了思考的路线,逐步懂得应该怎样去阅读数学书,为学生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点画式阅读,就是阅读时指导学生边看边动笔。把重点知识,关键句,词等用圈点,画线等形式画出来。这样阅读,具有强化分析与理解,消化与吸收的效果。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时。让学生找出关键词(都、相同的数、0除外)使学生明确,“比值不变”是有一定条件的。应用题的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一道题,如果能正确断句,读出重点词,读出感情,数学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我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每次都让学生自读三遍。一读,找关键句,圈单位“1”。二读,找已知,未知。三读,列关系式。并常常比赛,看谁读的最好,最能突出重点字词,读出感情。我也经常和他们比赛。我们一边读,一边分析,最后常常是我不用讲解,学生已明白了解答方法。这种自读自悟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教会了他们学习应用题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合作与交流 
  探究性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得到探究的结果,更是为了强调过程,因此适当的教学模式的使用对于确保探究的顺利展开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经历探究全过程,应用并体会科学的认识方法,采用了“发现问题——形成猜想——检验猜想一一解决问题”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比如,《圆的周长》一课: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情景,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一复习相关旧知,利用迁移,大胆猜想,形成假设一一动手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一一应用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将学生看成学习数学的主人。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积极主动参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在教学活中,教师就必须努力减少对学学习活动的指导、帮助、以及过度的引导,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展学习研究活动,把一切交给学生自己,使他们有更充足、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能真正自己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如在在《圆周长》一课中,在提出如何测量圆的周长的问题后,不做任何的提示和暗示,也不事先为学生准备好测量圆的周长的专用工具学生开始了各小组内的热烈讨论和大胆的尝试,不久,一个个大胆而又新奇实用的方法出现了用圆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在纸上画一条线段,将圆片从一端滚动一周,再量出所经过的路程用胶条将圆缠绕一周,再把胶条抻直量出长度;把圆形纸片对折、对折再对折,量出一个小三角形的底边长,再乘若干份……。在学生们提出了那么多富有创意而又简单实用的方法之后,又问道“生活中与圆的周长有关的问题还有很多,怎样得到这些圆的周长呢?都能测量得到吗?”学生一下从刚才的寻找圆形和测量圆的周长的活跃中转入思考,教师顺势引出课题:“看来,测量的方法还不能完全解决所有有关圆的周长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有关圆周长的普遍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总之,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我们不仅要激趣,营造氛围,还要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在数学问题发现中更好地锻炼实践,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隋颖,浅析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式[J].科教新报,2011年。
  [2]叶丽琴,谈探究性学习中的“接受性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
  • 【发布时间】2019/5/28 19:31:03
  • 【点击频次】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