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析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 刘 燕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东观万福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也生机勃勃。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识字的重要途径、作文的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求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主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其实效性如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和体现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老师高高在上,其权威性不可动摇。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说、不读、不问,发展到后来学生会变成“唯师是从”。这种绝对权威和完全服从的教学氛围,只会禁锢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无从谈起。只有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变,即:不再把课堂看作是“灌”知识给学生的地方,不再把教师看作是权力的代表,不再认为学生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迫你学习”的对象。而是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换句话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服务。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他的话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因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讲读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读质疑,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并在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互助解答的基础上,再向老师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互助学习不仅弄懂了一些问题,还提出了不懂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我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去调整教学,组织教学。所以要培养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先表现在教师站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局上审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材,精心地重组教材,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不是把教材看成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而是灵活使用教材,懂得教材的内在联系性,看到教材向课外的扩展。
  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让学生表演课本剧,通过扮演文中的角色,将自己对文中的人物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们兴致就会很高,表演各有特色,而且学生单纯,模仿文中的角色声情并茂;观看的同学,不断地提出修改意见。通过这样演一演改一改,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另外,像一些较抽象性的课文,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挖掘出文本中比较适合表演的部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勃,可以玩得不亦乐乎,同时对课文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的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当学生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以便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教学中适时地组织学生开讨论会,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三、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保持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言不发或不满意地说声不对,甚至粗暴地说:“你实在太笨了。”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他们又怎么能够还有下一次参与的积极性和欲望。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适度的评价,就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知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对老师的一句赞赏的话是非常在意的,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去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简短的一句话很可能就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四、教会学生终生学习
  教师教语文的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个性的目的。即:学习中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耳到、手到,做到不动笔就不学习,做到把书读“活”。如,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要孤立地让学生把整本《词语手册》背下来,而要教会学生理解词语方法,在原文中找到不理解的词语,作上重点符号,接着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探究,然后发现,有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有的词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的可以通过查工具书理解,有的还可以用近义词理解。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到了学习的方法,以后学生遇到不会理解的词语,也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语的意思了。这种做法不正是体现了“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的古训吗?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应从学生的差异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多读、多思、多听、多说、多写,眼、耳、脑、口、手共同参与教学实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层次的要求拥有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得以充分发挥。
  • 【发布时间】2019/5/28 19:25:13
  • 【点击频次】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