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荀子思想中“礼”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借鉴意义

 

【作者】 徐美荣

【机构】 山东省兰陵县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我国古代,“礼”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社会安定的手段。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学大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礼学思想,构建了以礼为教育内容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三十二篇,除《礼论》篇专门论礼外,其他各篇也几乎都述及礼,全书提到礼的地方有三百处之多。这许多还对我们今天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启发作用。
  1. 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荀子把“隆礼”作为治国的根本方略。荀子认为礼对于国家,正如衡器对于轻重,绳墨对于曲直,规矩对于方圆,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是治国的根本。“礼者,政之輓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大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可见,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2. 要把握好德育教师这个关键。荀子尤其重视“师”在“隆礼”中的作用,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建立理想社会仅仅沿循那种由内之外的路径,仅仅只靠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外之内,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外在措施,教化人民。从师方面来说,能教育人的教育者,必然是比受教育者懂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的礼义资源。荀子在《致士》篇讲:“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可以激发学生主观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后天通过教育形成的。荀子认为善来源于外在的教化,礼是君子仁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准则。在《劝学》篇中,荀子明确提出:“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于《礼》而止矣。”他希望通过“以礼为教”来化人性恶。使人心向善,从而达到美化民风,重整社会秩序的目的。 “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是用来矫正一个人的行为的。一个人能学习促进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形成。
  4. 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荀子并不顽固坚持遵循传统的礼节仪式和生活规范,相反,他认为礼应当顺应社会发展而发展:“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 德育课程要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德育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各种新媒体自媒体铺天盖地,学生无时不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5. 要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荀子认为礼、法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荀子主张应该先实行礼的教化,再以赏罚作为礼教的辅助手段,对待百姓应该“言先教也”。对个人修身来说,“人无法则怅怅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深其类,然后温温然”。作为荀子思想的核心概念,礼即是个人安身立命的依仗,也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据。它以道德的脉脉温情安抚和收捡人心,也以法的绝对指令调整和规制秩序。要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要其明白明知故犯面临的严重后果。
  6. 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使之学以致用。荀子认为“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尊道”。实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由之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不仅有赖于持续而有效的教育,而且更有赖于社会实践的锻炼。从根本上讲,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巩固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锻炼才能达到,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反复践行思想道德规范,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7.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荀子认为,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天性相同,却有圣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除了老师的教化、自身的学习外,还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可见,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要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好家长课堂,营造好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形成共育合力。
  • 【发布时间】2019/5/28 19:22:48
  • 【点击频次】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