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传承荀子礼治思想 践行文明礼仪教育

 

【作者】 郭 雷 孙启山

【机构】 山东省兰陵县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兰陵县第四小学德育工作探索

  兰陵历史名人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著名的思想家,是中国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礼治思想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它超越了孔孟礼学以教化人为主的局限,把礼学外化为礼仪制度和规范,从而使儒家礼学思想上升为治国安邦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几千年来礼治思想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当代学校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如何明其理、借其义,传承其精髓,教化当代学子,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兰陵县第四小学追求的目标。
  一、传承荀子礼治思想,打造四小办学理念
  古人云“德诚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是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外化形式,属于道德的范畴,德与礼相辅相成、互相依托。兰陵四小地处荀子故里,理应更好地传承并发扬荀子的“礼”文化。鉴于“礼”对修身、齐家、治国等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现代教育者来说,如何借鉴传承荀子“礼治”思想,打造办学理念,创新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学校德育工作形式,成为四小今后一个时期努力的方向。
  校训——明礼诚信,笃行胜蓝
  荀子的政治运作、社会管理思想可以统称为“礼治思想”。用现在话说就是荀子之“礼”就是今天“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法治”与此一脉相通。因此把“明礼”列为兰陵第四小学校训的首选。
  荀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礼”的熏陶与教化,让人具备“言必信,行必果”的基本素养。今天诚信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把“诚信”列为兰陵第四小学校训的重要内容。
  荀子的教育思想中不仅重视环境的影响与熏陶,更重视身体力行的实践。他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修身》篇中指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因此,把“笃行”列为兰陵县第四小学校训的重要内容。
  荀子的教育思想还重视超越创新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他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是为大家耳闻能详的名言,习惯中多用“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相代之。这样来看“胜蓝”的着眼点就是创新文化的营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落脚点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基础教育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因此,把“胜蓝”列为兰陵第四小学校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准。
  校风——礼让谦恭,拼搏创新
  “礼让谦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把“礼”作为兰陵县第四小学的核心教育理念,直接的要求就是全体师生都要成为“遵规守礼”的模范公民,因此把“礼让谦恭”作为校风的首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方圆”炼成以后,要充分发挥“方圆”的作用,这就需要拼搏与创新。第四小学是一个新建学校,因此更需要“拼搏创新”,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风——隆礼爱生,博学劝进
  校训要求全体师生“明礼”,教师就应该成为“明礼”的楷模与表率,就要把“重礼仪、行礼貌、慎礼节”作为自己言行的第一选择,即“隆礼”,让学生们真正感觉到文质彬彬就在眼前。“爱生”与“尊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爱生”是 “敬业”的必然要求,因此,把“爱生”作为第四小学教风,也是对全体教师工作尺度的严格要求。
  “博学”是教师的天职之一。没有“博学”就不可能在知识与信息的海洋中遨游,就不可能引领学生在其中扬帆启航。因此把“博学” 作为第四小学教风相当重要的一个要求。
  “劝进”由“劝学”化出。“劝”有多重意蕴,有自己主动“修身”之意,有“劝勉、劝导”之意,有优待尊敬“怀柔”之意。“劝进”之“进”就是学生的成长进步。学校、教师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教师自身价值体现的最重要标准。所以,把“劝进”列为“教风”的落脚点。
  学风——达礼尊师,锲而不舍
  “达礼”由“知书达礼”或“通情达礼”化出,亦与教风中的“隆礼”相响应。教师要作为崇尚礼法礼仪的表率,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认知“礼”践行“礼”,让“礼”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成为人生成长进步的最基本底色,所以把“达礼”列为学风的第一选择。
  “尊师”与“爱生”相对,“尊师”应当是“达礼”的第一要求,让小学生们讲出尊师的重要性,他们都不可能讲全面,这需要适当的、反复的灌输。教师要做到能被人尊敬,首先就得要具备值得学生尊敬的素养。
  二、四小礼仪教育实践
  1、营造“礼仪教育”环境,彰显学校特色
  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四小遵循“整体规划,凸显礼仪教育,彰显办学特色”的原则。如三座教学楼分别为学礼楼、明礼楼、达礼楼——根据学段不同,分学段设计礼仪教育内容,打造各楼内楼道文化。力争每一个角落、每一处设计,都沐浴在浓浓的礼仪文化气息中,让这种厚重的文化氛围,渗透进每一位学生、教师的心灵,让他
  们情不自禁的学礼仪、明礼仪、守礼仪。
  2、开发“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拓展教育内容 
  特色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文化的载体,对于培育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四小成立了礼仪教育课程编写工作小组,分为校园文化篇,礼仪篇,实践活动篇等。自2016年年初开始,每个班增设一节礼仪教育课,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按预定计划开展礼仪教育教学。
  3、丰富“礼仪教育”活动,促进师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首先打造学校礼仪堂,通过礼仪堂分学段举行学礼、明礼、成礼仪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礼”;通过评选“最佳礼仪教师”、“最勤劳教师”、“孝顺之星”“校园礼仪之星”、“诚信之星”、“礼仪先进班级”等活动,形成以礼仪、诚信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活动高潮,激励师生去学礼、明礼并守礼,进而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其次把校园文化的开展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如把打造特色礼仪文化研究课题,与语文主题性学习、经典诵读、书法、绘画、歌舞、小品、演讲和课本剧等结合起来,使礼仪文化的发展更具内涵和活力,进而形成兰陵四小特色。
  兰陵四小的礼仪教育工作,只是四小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有些思考还比较肤浅,特别是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今,需要我们拿出教育真心,奉献教育智慧,紧跟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形式,从而为更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人才!

  • 【发布时间】2019/5/12 18:36:02
  • 【点击频次】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