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数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探寻

 

【作者】 陈红军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真静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提高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我们就必须加强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使之在分层性、适度性、合作性和趣味性等方面有明显的特征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实践策略
  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个别教师不慎重对待,随意而为,导致很多学生感受不到数学课外作业没有乐趣,产生了不爱数学、不学数学的情感,进行恶性循环,结果教学质量下滑。因此,在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改革作业,提高作业实效性,就显得势在必行。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参与数学课外作业的动力源泉。有趣的作业才具有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在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意,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在复习《有理数》这章时,我布置了一道有趣的游戏型作业:每个人自选一个伙伴到操场上去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游戏规则为,两人之间先画好一条南北方向的直线,在线上找一点作为游戏起点,胜者向南进一步,负者向北退一步。而后完成以下作业:(1)对游戏过程中的胜负情况列表;(2)联系游戏,利用你所学知识编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将展示优秀问题和优秀作业。这样设计作业,就能把枯燥的有理数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消化。
  二、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分层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说明,要达到“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效果,而传统“齐步走”的模式显然不能实现。我们知道,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学理念,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分层施教。数学作业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自然也应落实这个要求。实践中,分层设计作业,应包括两方面:一是作业量分层,二是作业难度分层。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可将日常作业分成A、B两类:B类应以紧贴课本的基础题型为主,课后习题的简单变形也可作为练习内容;A类主要是知识的综合应用,并且辅有课外拓展和创新题型,开拓优秀学生的视野。优秀学生课直接做A类题,也可AB两类同时完成。其他学生要求完成落实双基的B类作业。教师在讲解时应侧重讲解B类题目,强化所有学生的基础落实。在习题课上可利用A类题对全班进行提升,优秀学生如果在平时完成作业时遇到困难,可进行一对一指导,再由他们回班与其他优秀学生谈论解决,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这个工作看似麻烦,实际每天只需要精心选课本或辅导书上的配套习题3-4个作为课外作业,去除资料中的旧、难、偏、怪题,才能让数学作业实效性大大提高。
  三、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适度性
  “教应应试”的传统套路就是“题海战术”,就是让学生在反复练题中形成惯性思维。这种做法的确在“求分”的目标上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伤了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偿失。即使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有一些教师有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教学成绩的想法,他们认为作业类型并不重要,关键是数量,量变能导致质变。这种哲学理念支撑下的教学,会严重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换取那点可怜的分数,我想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只注重量而不重视质的作业负面效果很明显,危害很大,使学生感到学习无趣,甚至厌烦,由于迫于教师压力要交作业,就不得不作弊或抄袭。事实证明,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前,各类学习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很多资料又是大同小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加选择,多少适量。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在质的方面,教师应进行认真的筛选,考虑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我认为作业布置,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重新“组装”力求少而精,让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而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
  四、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合作性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课外作业作为数学实践的重要平台,有众多难题,借此平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现行初中学段的教材也渗透了这样的思想,有这个要求。从教材来看,每册教材中都有课题学习内容,如果让一个学生单独完成,耗时、耗力,出来的结果可能还不尽如人意,这时候合作型作业就非常适合。这样的平台,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多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方法是让学生3-5人为一个小组,组长带头共同进行课题学习,将动手能力强和动脑能力强的人搭配开来,带动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一个小课题的探究与学习,能激发组内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
  总之,要让数学课外作业真正担当起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形成实践技能的效果,就必须想方设法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外作业的积极作用带来的愉悦感,这样才能提升他们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得到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娟,初中数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探寻[J].考试周刊,2015年。
  [2]刘雪梅,初中数学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J].新课程,2015年。
  • 【发布时间】2019/4/9 10:59:24
  • 【点击频次】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