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借力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 李洪涛

【机构】 湖北省枣阳市琚湾二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外阅读不仅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更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写作乃至整个学科的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开展,部编语文新教材的全面推行,阅读的地位日益突显。阅读越来越成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读图时代”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远离经典文学的阅读,低质量的、碎片化的阅读内容侵占着青少年的大脑,部分学生的严肃文学阅读也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中学生阅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课外阅读,部编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提出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因此,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授予学生们阅读方法,养成学生终生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当前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一、激发阅读兴趣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兴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认识倾向和心理素质,是学生对阅读的一种特殊的情绪倾向。故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启发他们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激发阅读的兴趣,并尽力把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让他们在阅读中去发现趣味、感受趣味、享受趣味,进而才能让他们主动的去寻找趣味。只有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才会把更大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才会在阅读过程中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提升阅读能力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能力是阅读的利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点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学法指导,可以减少学生在阅读中的困难,更能让他们找到阅读的成就感。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信息,新颖的手法,创设阅读的环境,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文章中的重点及精彩部分,指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精读,不要光着眼于数量,而要高质量地抓住书中的精华;根据学生学习或写作上的需要,指导学生略读整篇或文章的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指导学生学会摘录、圈点、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标记,作注释、写评语,做读书笔记等。
  学生体验作品的丰富情感、审美想象,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是通过在阅读鉴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联系自身实际,他们才能从阅读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学会了欣赏优秀作品,才能在读、品、悟、思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有较大的收获采用单一的方法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教师多进行指导,加强课内外联系,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促进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提高,这样他们在阅读中才会做到游刃有余。
  三、扩大阅读容量
  在阅读指导时,还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课外延伸。教师应巧妙的把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实现由点到面的阅读拓展。“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应与所学课本从内容上、思想上、情感上有一定联系,这样可让学生借助于课内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轻松地驾驭课外阅读。部编语文教材强调“语文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学科”,这种阅读拓展不仅仅局限于名著导读附带的自主阅读推荐的篇目,还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由单篇课文地阅读,延伸到对整部书的阅读。如学完课文《社戏》后引导学生整本阅读《呐喊》;学完课文《孤独之旅》后引导学生整本阅读《草房子》。“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这样不仅有效地激起学生阅读整部书的兴趣,更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有效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将阅读进行到底”。
  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新课标也进一步突出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因此,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还应与其他各学科内容有机融合。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为学生增加古典小说、科幻小说、科普小说和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史、哲、经、天文等书籍。这样,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伦理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尊重阅读个性
  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在学生课外阅读辅导中,教师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等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标准。这样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会有损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要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方式,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展现自我。让学生主动亲近课外书籍,与书交友,与书中人物对话,与名家对话,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温儒敏 等主编
  • 【发布时间】2019/2/21 9:41:50
  • 【点击频次】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