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恰当应用

 

【作者】 陈 勇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乔家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就不能在使用度上过多依赖、在重形式方面喧宾夺主,更不能脱离班情,要紧扣主题进行应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恰当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新的科技手段迅速渗透到教学领域,辅助各个学科教学。这种技术具有丰富的展力,能突破时空限制,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等方面有其独到作用,能使学生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体验到成功之感。然而,语文课毕竟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实践能力为追求的训练课,而不是所谓的花哨和华丽课,更不是以愉悦学生身心为目的的放映课。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正确把握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恰到好处地应用它,才能使功能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成就高效课堂。那么,如何把握多媒体辅助的度,正确运用多媒体呢?这是我们当下语文教师必然要探讨和实践的现实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的恰当应用问题。
  一、语文教学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
  我们常说,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效益。这种“充分”,不是过渡使用多媒体,更不是过分依赖多媒体。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越过了“辅助”或“教学工具”的定位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把握一个度——时间长短的“度”、次数多少的“度”,都是我们应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深入考虑的问题。要知道,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规范、生动、有说服力。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只通过多媒体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法仍然是其不可缺少的。母语学习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语感能力的提升必须是通过反复阅读习得的,多媒体只是改变以呈现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中只能起到辅助或加速作用。语文课毕竟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语言的魅力就在语言阅读本身,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素养的提升是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媒体,学习语言,不用心读是不会有收益的,而这一点多媒体帮不了多少忙。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典故能了如指掌,顺手拈来,靠的就是反复的阅读和品味,这也是多媒体不能实现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过多依赖多媒体,如入此辙,必然会弱化学生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使语文教学走偏。
  二、要重视形式的选择但不能喧宾夺主
  事物的形式是由内因决定的,这是客观规律,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明确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改革教与学的过程。虽然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将教学内容和声音技术、成像技术、网络技术融合,给学生提供一种文字、实物、图像、声音并用的表现形式和感受媒介,能为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具有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不能喧宾夺主。现在一些教师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现代化,在课堂上大玩花架子,甚至与课堂教学脱离,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客观地考虑传统方面的因素,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传统的教师的板书、演示、讲解、指导、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消化的过程和环节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三、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多媒体课件应紧扣主题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其载体就是多媒体课件。这个课件应是针对这个内容、这个学情的设计,而不是有的教师“借他山之石”。虽然可节省大量人力心力的下载,是我们的捷径,但毕竟没有融入我班实际所需。因此,这种做法未考虑到学情差异带来的不适。故而我们对课件的要求就是自己做或对下载来的课件进行深度优化,使其更符合班情实际。
  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还应考虑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对于情节性的文章,这个很容易实现,但对于那些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课文,除了运用诵读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即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再启迪学生动用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情画意之中,品味诗文的美。在制作和使用课件应重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与安排要富有弹性,即有疏有密,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就如音乐的节奏一样,密的地方教学内容多,速度快,学生注意力要集中,疏的地方坡度缓,进度慢,让学生静观默想,只有这样,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语文多媒体课件应紧扣文本,?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接收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举手投足、脸部表情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另一种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操作多媒体的时候要穿插富有感情的语言来进行多媒体教学。?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科学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为语文教学在化解抽象性,形成直观形象性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为学生快速发展语文素养搭建实践训练平台,助力于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淑梅,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4年。
  [2]王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
  • 【发布时间】2020/1/13 17:33:02
  • 【点击频次】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