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析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作者】 代 莉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城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直以来,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语文课堂都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追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尽可能地取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但从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情况来看,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理想,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真正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对此,笔者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总结了一些策略。
  一、分析教材学情,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灵魂,同时也是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发展的一个标杆。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当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共同朝着这个目标来努力,通过实现目标来达到实现教学高效。具体来说,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格外注意。首先,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其次,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基本学前进行全面的关注和了解,要在教学目标方面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当中,只有设立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让课堂的时效性有所提升。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目标的存在不仅能够确保教学的方向,更能够通过目标的实现来一点一滴地奠定学生的基础。
  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小村庄有美丽走向毁灭的过程。文字虽然浅显,但寓意深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拥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愿意了解身边的事物。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他们获取一些道理。本篇课文当中也有许多含义很深的句子,学生们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这时我们应当进行适当的点拨。据此,我设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美丽的小山村消失的原因;2.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3.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二、促进学生参与,优化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只有深入的挖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主动学习,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试想,如果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常常游离在课堂之外,那么即便教师讲得再好,又如何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们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促进学生参与,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悟语文的魅力。针对小学生们来说,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们能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能够通过合作,有效交流;能够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观潮》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随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点研读,对这些词语来进行理解: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狼吼等等,并在小组之中交流讨论通过阅读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怎样的声音才能够让你感觉到山崩地裂。在教学过程当中,我还向学生设计了一些任务来升华学生的情感,例如让学生将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抄下來、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简单介绍钱塘江奇特壮观的景色等等。
  三、运用合理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说话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便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让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难以实现兴趣激发这个目标,只有对课堂当中的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游戏活动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等等。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手段,都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同时还应当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在开展《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视力正常的人深感疑惑,于是问盲人:“为什么你看不见路却能够走得如此稳健,我看到路却不断摔跤呢?”盲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你有明亮的眼睛,而我什么也看不到。”视力正常的人一听更加疑惑不解了。盲人不慌不忙地接着说:“就是因为你拥有明亮的双眼,能看清楚远方,却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脚下,对于眼前坎坷的道路还没有看清楚就大步地走了过去,所以一不小心就被绊倒了。而我与你相反,因为看不到路,所以我全神贯注,将脚下的路探清楚后再踏出每一步,因此才走得很平稳,不会摔跤。”视力正常的人听了连连点头。故事讲完之后,我组织学生为这个故事加一个题目,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触摸春天》。
  综上所述,想要开展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只有真正地以学生为本,才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 【发布时间】2019/12/10 16:47:16
  • 【点击频次】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