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让多媒体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魏丽琴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媒体已经进入了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种媒体,不仅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还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多媒体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声形并茂,使无意注意化为有意注意。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
  例如,二年级“确定位置”一课教学中,创设了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课的伊始多媒体课件播放的小动物伴着音乐节奏排队做操这一富有情趣和童趣的动态画面吸引了学生,在情境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老师喜欢的一只小动物在第2排第4个,小朋友找找看是哪只小动物?”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方法,找出了不同的动物,设疑:“老师喜欢的是一只小动物,你们却找出好几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问题一出引发学生探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达成共识:“因为老师没说从哪边看,我们有的从前看,有的从后看……所以找的小动物不一样。可以定好从哪边看。”接着计算机“模仿”做操的小猴、小熊说话声:“我在第1排第1个。我在第2排第3个。”设计了“从小动物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一开放性的问题,以及“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可以怎样说?”等有数学思考、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在问题驱动导向下,对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操作,展开了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并在充分的交流、相互的补充中完善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还学会了认真聆听、相互评价、赞赏,反思自己和别人看法、接纳正确的观点,提高了原有的认识。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开始我问:把8个分成2份,有几种摆法?我先让全体学生用小塑料棒动手摆,有的摆成1个和7个,有的摆成2个和6个,有的摆成3个和5个……我利用投影出示了4种不同的摆法,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分法得到的两份同样多?学生很容易从“同样多”过渡,理解“平均分“的实际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我上《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有许多知识并不是按照惯有的模式直接讲给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去记。在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环节中,我先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小木条,并在两端打好一个孔,用来灵活固定,也有用塑料条来代替的。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实践、组合成可以活动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完成。这样一个动手制作的过程看起来好象是手工课,可同学们兴趣特别浓,这也让数学课堂变的轻松起来了。完成后,我请同学们用双手去拉伸这两个图形,并把得到的结果告诉给你的伙伴们,看看你们的结论是否相同?结果是什么?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老师只是适当的组织了一下教学,从制作到实践操作并且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拉伸不易变形,而长方形则有相反的结论,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运用多媒体互动平台,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课件,可使学生在快慢适宜、因人施教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完善的思维训练,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在教学“连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一堂课以春游活动为主线,以录象形式和多媒体动画课件模拟现实,再现春游的的现实情景,将教学例题与习题作恰当改编融入其中。“你想知道什么?”“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面对着一幅幅真实生动的情景和呈现的各种信息材料,学生热情颇高主动性极强,自己提出了:“我想知道我们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参加春游?”“买饮料用了多少钱?”“乘坐两辆客车够不够?”“买门票需要多少钱?“包船游览共要多少钱”“饮料瓶回收了多少个?”等问题,并积极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就在学生或独立或合作探讨的形式下一一得到解决,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两步连乘的解题思路。  
  如:在学完了“统计的知识”后,我布置了一道实践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一周的温度进行记录,并根据调查的数据分别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反馈时,屏幕上展示收集的数据及制表和制图的过程,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最正确、合理的应该是折线统计图,制成条形统计图不妥。同时,再把学生自制的折线统计图在投影上反馈,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不足之处,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再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计算”这一课时,为了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师需要演示操作:把圆柱体进行分割,拼插成长方体,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得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也是底面积× 高,再由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推导得: V=πr rh 。那么,在学生分小组操作完后,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弥补了用板书无法完成的遗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多媒体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 【发布时间】2019/11/5 20:32:25
  • 【点击频次】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