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通过课堂观察与访谈,调查新南威尔士中小学创造力培养现状。发现其将创造力培养融于各个学科,认为要营造愉悦自由的环境;融合独立思考和合作;跨学科教学;探索教学;选修课程。具体操作: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写作;艺术创造;头脑风暴。主要挑战:时间不足;教师对创造力理解及教授技能不足;评价方式不完善。
关键词:澳大利亚;创造力培养;现状与挑战
一、引言
创造力影响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步伐,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的生存技能之一,因此很多国家的教育部门都已经把创造力培养提上日程,将其纳入核心素养体系。只有将创新理念渗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使创造力的培养进入实质性层面,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2017年5月,笔者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三届“佛年杯”未来国际教育领导者训练营,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访学。访学的主题之一即:新南威尔士州创造力培养的现状与挑战,要探讨的问题具体有两个:1.中、小学教师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理念和方法。2.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启示。笔者在圣卡尼克天主教小学,基拉腊公立学校(小学)和阿斯奎斯女子中学进行了课堂观察,实地考察了新南威尔士州创造力培养的现状,并在以上三所学校中随机选择了12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理解,分享学习所得。
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具体实施
(一)树立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理念
1.营造愉悦、自由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不害怕犯错的情况下,才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知道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安全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应批评,而是鼓励与引导,帮助学生自己纠正或者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过多的关注学生的错误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和表达欲望,从而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在澳大利亚的观察中发现,长期在这样自由、鼓励表达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乐于表现自我,自信、开朗,勇于创造。在戏剧运动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抱团、射击游戏、戏剧表演、双簧表演等。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表演生动大方,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自信、出色的表演、创造得益于长期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
2.融合独立思考和合作
在实际生活当中,创造往往是基于一个人的灵感,通过团队合作打磨修缮,最后团队分工合作完成的。可以看出,合作创造是个人创造的集合,合作创造也能让个人创造更加出彩。但是个人创造也是不可或缺的,个人创造通常为合作创造提供灵感。因此在教学中,学生需要个人独立思考、创造的时间,也需要小组交流、讨论的机会。观察发现,大多数时候教师会先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和伙伴或者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的方案。比如在艺术课上,教师会先让学生进行独立设计,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自己的设计。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相互提出建议,帮助同伴改善自己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学生确定自己最后的设计并完成制作。
3.跨学科教学
阿斯奎斯女子中学开设了STEM课程,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科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某个学科,但是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几乎没有只涉及单一学科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多门学科的知识。这样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的创造力。此外,有教师认为,跨学科教师的合作给学生树立了合作学习的楷模,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探索教学
创造离不开思考,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思考。灌输式的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单纯的被动接受不能激发思考,也就无创造可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探究式、项目式、基于问题的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思考。
5.选修课程
在阿斯奎斯女子中学,除了几门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以外,其余课程学生都可以根据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教师认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以九、十年级为例,必修课程包含英语、数学、科学、澳大利亚历史、公民教育、澳大利亚地理、个人发展/健康与体育、运动。选修课程包含内容广泛:舞蹈、戏剧、音乐、摄影与多媒体、视觉艺术等。
(二)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1.应用信息技术
新南威尔士州开设了一个用平板电脑制作视频的课程。课程中,教师利用一系列应用和在线资源,让学生合作、探索,激发学生视频制作的潜力。参与者可以获取近期的调查数据,鼓励学生有意义地使用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从媒体消费者转换为创造者。在这个课程中,学生学习多种视频捕捉的方法,电影制作和动画制作的技巧,最后应用所学在平板电脑上制作短片,学生通过设计、创造来完成任务。除了这个课程,在其他课程上教师也会为学生提供使用信息技术创造的机会。比如学生需要拍视频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2.创造性写作
在基拉腊公立学校和阿斯奎斯女子中学的英语课堂上都有创造性写作课程。以下简单介绍基拉腊公立学校小学2年纪的创造性写作。创造性写作的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约9周),每周两次,每次45分钟。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的结构和特点,如有吸引力的开篇,起伏和高潮等。然后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细致的探索。在讲有吸引力的开篇时,教师先让学生分享自己看过的好的开篇,然后让学生讨论一般这样的开篇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最后让学生看一张图片,结合图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利用所学技巧写一个吸引人的开篇。
图1. 创造性写作
图2. 学生列出自己见过的有吸引力的电影开篇
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教师也会布置一些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让学生造句时,让学生在盒子里选择名词、动词、形容词各一个,将这些词连成一个简单句。然后根据想象进行扩写,最后再用这三个词造一个幽默搞笑的句子。
图3. 造句活动
在一节英语课上,教师拿出三个画着彩绘的石头,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中心画下一个自己喜欢的石头,然后根据这个石头创造一个故事。首先根据最近学习的记叙文的结构写出自己故事中的人物、环境、情节。最后将这些元素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故事。
图4. 彩绘石头
3.艺术创造
艺术课上,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例如阿斯奎斯女子中学九年级艺术课中,教师要求学生从爱丽丝仙境中疯狂的帽子商人处寻找灵感,设计出自己感兴趣的奇特的帽子。学生首先观看电影里的相关片段,阅读书籍中的相关章节,欣赏教师展示的一些优秀的例子。然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设计自己的帽子并利用旧物进行创造。学生有8-10周的时间来完成最后的作品。他们先头脑风暴、调研、画出自己的设计。然后他们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自己的作品。
图5. 学生作品展示
4.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在笔者观察到的课堂上使用频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通常抛出一个话题,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访谈中教师也都表示,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培养创造力的好办法,能够唤起学生的思考。在阿斯奎斯女子中学的英语二语教学课上,还有专门的课时给学生讲解头脑风暴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这项技巧,发散思维。
三、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面临的挑战
新南威尔士州的创造力培养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创造力的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
1.时间不足。小学阶段教师几乎担任所有学科的教学,教学内容广泛,教师工作量大,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中学阶段课程内容也是较广泛的,11、12年级的学生还要为升学考试做准备。课堂时间有限,放学时间早,因此创造力的培养时间非常不足。
2.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及教授技能不足。很多教师并没有创造力培养的相关知识。访谈中教师表示,学校或州教育部没有提供相关培训,教师对创造力的培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开展的。没有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
3.评价方式不完善。尽管考试中教师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有一些自己的创造,但是系统的创造力评价依然缺乏。造成这个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创造力本身具有评价难度,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评价,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访谈中有教师提到,目前的创造力评价基本是基于任课教师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的数据支持。
四、启示
根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创造力培养现状,结合我国目前的教学实际,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力在我国教育中同样是融合于各学段、各学科之中的,创造力的培养并没有从学科知识的传授中分离。但是和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相比,我国的课堂稍显沉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那么活泼、积极。学生的积极表达得益于长期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正面鼓励,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营造有利于创造发生的环境。
2.为教师提供创造力培养的相关培训,加深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帮助教师掌握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让教师能高效地完成创造力培养的任务。学校或教育局层面应该安排教师培训或给教师提供创造力培养的专业书籍、资料,帮助教师提高自身对创造力培养的理解,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降低教师培养创造力的难度,提高创造力培养的效果。
3.完善创造力的评价。虽然创造力评价有很高的难度,但是不应因此放弃对创造力的评价,应该尽量在考试体系中融合对创造力的评价,增加创造力评价在评价体系的中的比例,巧妙地将创造力和学科知识的考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考试的反拨作用也会促进日常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这样既能促进创造力的培养,也能检验创造力培养的效果,便于发现问题和制定后期目标。
关键词:澳大利亚;创造力培养;现状与挑战
一、引言
创造力影响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步伐,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的生存技能之一,因此很多国家的教育部门都已经把创造力培养提上日程,将其纳入核心素养体系。只有将创新理念渗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使创造力的培养进入实质性层面,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2017年5月,笔者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三届“佛年杯”未来国际教育领导者训练营,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访学。访学的主题之一即:新南威尔士州创造力培养的现状与挑战,要探讨的问题具体有两个:1.中、小学教师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理念和方法。2.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启示。笔者在圣卡尼克天主教小学,基拉腊公立学校(小学)和阿斯奎斯女子中学进行了课堂观察,实地考察了新南威尔士州创造力培养的现状,并在以上三所学校中随机选择了12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理解,分享学习所得。
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具体实施
(一)树立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理念
1.营造愉悦、自由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不害怕犯错的情况下,才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知道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安全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应批评,而是鼓励与引导,帮助学生自己纠正或者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过多的关注学生的错误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和表达欲望,从而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在澳大利亚的观察中发现,长期在这样自由、鼓励表达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乐于表现自我,自信、开朗,勇于创造。在戏剧运动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抱团、射击游戏、戏剧表演、双簧表演等。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表演生动大方,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自信、出色的表演、创造得益于长期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
2.融合独立思考和合作
在实际生活当中,创造往往是基于一个人的灵感,通过团队合作打磨修缮,最后团队分工合作完成的。可以看出,合作创造是个人创造的集合,合作创造也能让个人创造更加出彩。但是个人创造也是不可或缺的,个人创造通常为合作创造提供灵感。因此在教学中,学生需要个人独立思考、创造的时间,也需要小组交流、讨论的机会。观察发现,大多数时候教师会先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和伙伴或者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的方案。比如在艺术课上,教师会先让学生进行独立设计,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自己的设计。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相互提出建议,帮助同伴改善自己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学生确定自己最后的设计并完成制作。
3.跨学科教学
阿斯奎斯女子中学开设了STEM课程,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科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某个学科,但是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几乎没有只涉及单一学科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多门学科的知识。这样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的创造力。此外,有教师认为,跨学科教师的合作给学生树立了合作学习的楷模,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探索教学
创造离不开思考,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思考。灌输式的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单纯的被动接受不能激发思考,也就无创造可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探究式、项目式、基于问题的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思考。
5.选修课程
在阿斯奎斯女子中学,除了几门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以外,其余课程学生都可以根据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教师认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以九、十年级为例,必修课程包含英语、数学、科学、澳大利亚历史、公民教育、澳大利亚地理、个人发展/健康与体育、运动。选修课程包含内容广泛:舞蹈、戏剧、音乐、摄影与多媒体、视觉艺术等。
(二)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1.应用信息技术
新南威尔士州开设了一个用平板电脑制作视频的课程。课程中,教师利用一系列应用和在线资源,让学生合作、探索,激发学生视频制作的潜力。参与者可以获取近期的调查数据,鼓励学生有意义地使用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从媒体消费者转换为创造者。在这个课程中,学生学习多种视频捕捉的方法,电影制作和动画制作的技巧,最后应用所学在平板电脑上制作短片,学生通过设计、创造来完成任务。除了这个课程,在其他课程上教师也会为学生提供使用信息技术创造的机会。比如学生需要拍视频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2.创造性写作
在基拉腊公立学校和阿斯奎斯女子中学的英语课堂上都有创造性写作课程。以下简单介绍基拉腊公立学校小学2年纪的创造性写作。创造性写作的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约9周),每周两次,每次45分钟。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的结构和特点,如有吸引力的开篇,起伏和高潮等。然后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细致的探索。在讲有吸引力的开篇时,教师先让学生分享自己看过的好的开篇,然后让学生讨论一般这样的开篇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最后让学生看一张图片,结合图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利用所学技巧写一个吸引人的开篇。
图1. 创造性写作
图2. 学生列出自己见过的有吸引力的电影开篇
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教师也会布置一些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让学生造句时,让学生在盒子里选择名词、动词、形容词各一个,将这些词连成一个简单句。然后根据想象进行扩写,最后再用这三个词造一个幽默搞笑的句子。
图3. 造句活动
在一节英语课上,教师拿出三个画着彩绘的石头,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中心画下一个自己喜欢的石头,然后根据这个石头创造一个故事。首先根据最近学习的记叙文的结构写出自己故事中的人物、环境、情节。最后将这些元素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故事。
图4. 彩绘石头
3.艺术创造
艺术课上,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例如阿斯奎斯女子中学九年级艺术课中,教师要求学生从爱丽丝仙境中疯狂的帽子商人处寻找灵感,设计出自己感兴趣的奇特的帽子。学生首先观看电影里的相关片段,阅读书籍中的相关章节,欣赏教师展示的一些优秀的例子。然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设计自己的帽子并利用旧物进行创造。学生有8-10周的时间来完成最后的作品。他们先头脑风暴、调研、画出自己的设计。然后他们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自己的作品。
图5. 学生作品展示
4.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在笔者观察到的课堂上使用频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通常抛出一个话题,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访谈中教师也都表示,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培养创造力的好办法,能够唤起学生的思考。在阿斯奎斯女子中学的英语二语教学课上,还有专门的课时给学生讲解头脑风暴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这项技巧,发散思维。
三、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面临的挑战
新南威尔士州的创造力培养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创造力的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
1.时间不足。小学阶段教师几乎担任所有学科的教学,教学内容广泛,教师工作量大,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中学阶段课程内容也是较广泛的,11、12年级的学生还要为升学考试做准备。课堂时间有限,放学时间早,因此创造力的培养时间非常不足。
2.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及教授技能不足。很多教师并没有创造力培养的相关知识。访谈中教师表示,学校或州教育部没有提供相关培训,教师对创造力的培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开展的。没有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
3.评价方式不完善。尽管考试中教师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有一些自己的创造,但是系统的创造力评价依然缺乏。造成这个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创造力本身具有评价难度,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评价,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访谈中有教师提到,目前的创造力评价基本是基于任课教师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的数据支持。
四、启示
根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创造力培养现状,结合我国目前的教学实际,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力在我国教育中同样是融合于各学段、各学科之中的,创造力的培养并没有从学科知识的传授中分离。但是和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相比,我国的课堂稍显沉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那么活泼、积极。学生的积极表达得益于长期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正面鼓励,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营造有利于创造发生的环境。
2.为教师提供创造力培养的相关培训,加深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帮助教师掌握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让教师能高效地完成创造力培养的任务。学校或教育局层面应该安排教师培训或给教师提供创造力培养的专业书籍、资料,帮助教师提高自身对创造力培养的理解,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降低教师培养创造力的难度,提高创造力培养的效果。
3.完善创造力的评价。虽然创造力评价有很高的难度,但是不应因此放弃对创造力的评价,应该尽量在考试体系中融合对创造力的评价,增加创造力评价在评价体系的中的比例,巧妙地将创造力和学科知识的考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考试的反拨作用也会促进日常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这样既能促进创造力的培养,也能检验创造力培养的效果,便于发现问题和制定后期目标。
- 【发布时间】2019/10/19 9:12:30
- 【点击频次】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