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作者】 高 琴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凤仪乡凤仪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能让学生全面放松的初中音乐课,近年来愈加突出了其课堂教学氛围轻松愉快的特点。这是因为广大初中音乐教师越来越注重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率,首先自然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反而在下降,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积极利用多种方法,切实培养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兴趣;培养;激发;策略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学生的必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确,兴趣能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自然就成了广大音乐教师积极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笔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并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经验,供各位同仁借鉴。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兴趣激发的前提
  众所周知,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传统中的声乐教学以传授知识、训练声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孩子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天性被抹杀。所以,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情激人,以情育人。一方面,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情感,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语言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把学生视作共同学习的伙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及时赋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利用多种方法引入新知识。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引入新课,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思维和求知欲。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并自觉地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优秀作品激发学生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地向教师学习。如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可根据旋律的走向,说出自己所感悟到的流水的各种情境。有的学生描述的是:像一股清澈的山泉,从山崖上流淌下来,敲击着山石,发出了“叮咚,叮咚”的清脆响声,仿佛看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有的学生描述的是:仿佛听到了大海的波涛,看到了小溪的潺潺水流,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似山泉汇成江河,一泻千里,似山势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海。学生精彩纷呈的描述,表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创设乐观幽默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持久兴趣的保持往往也就无从谈起,适当的幽默是课堂的小插曲,是精彩课堂的助燃剂,是学生兴趣持久的推动剂。我在教学欣赏课《惊愕交响曲》时,故意在上课伊始无精打采地打开录音机。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慢慢垂下眼帘,伏在讲台上作昏昏欲睡状。在猛然响起的强音中惊恐地睁大双眼,倒吸两口气后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昏昏欲睡”。此时音乐未结束,教室里已由窍私语变成满堂哄笑了。我这才“清醒”过来,让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的举止和音乐,提一个标题名。同学们把刚才的惊奇纷纷一吐为快……,由学生的发言引出了音乐的曲名,从而给学生讲述海顿和那首《惊愕交响曲》的故事、历史背景。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听着讲述,欣赏着乐曲,并积极地投入表情模仿,用惊恐、欢乐、悲伤的表情来表现不同旋律的情感,哪怕是性格内向的同学也会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情绪情感中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设有“自我风采”、“小小舞台”的教学环节基础上我还尝试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音乐剧、小品游戏等多种趣味活动,通过看看听听、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更多的学生获益于趣味游戏之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即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又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配合能力,一举多得,音乐持久兴趣的保持效果十分显著。
  四、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着教师学习。
  五、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总而言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可以主动的、自觉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做到快乐教学,使音乐课成为一个在愉悦、轻松气氛下学到音乐知识,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
  • 【发布时间】2019/10/19 9:10:40
  • 【点击频次】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