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自由习作教学实验与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习作教学中优化学生习作的指导方法:千方百计让学生贴近生活,教学生们写日记,回忆、整理、记录当天发生的重要的事;挖空心思让学生有话可写,通过个人交流、集体讨论的合作学习,把要写的东西写下来;赏心悦目让学生快乐作文,通过亲身经历、身临其境的观察,把要东西的写下来。
关键词:自由习作;切近生活;挖空心思;赏心悦目;实验与研究
提起“习作”两字,可能语文老师和学生们都会感到头痛。习作,大部分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写,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连句子也写不通顺的大有人在,还谈得上作文吗?我带着这个苦恼的问题又一遍遍的读语文新课标。新课标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个新要求使我茫然的心有了底,使我找到了教学启蒙作文的指路明灯。
下面这是我在这些年的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自由习作的方法,在此呈现,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千方百计让学生贴近生活
新课程语文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教材贴近生活。为了能让学生们把习作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我首先教学生们写日记。把每天发生在班里、家里、身边的事,从中选择一件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下来,能写几句就写几句话。其次,鼓励他们写当天听到一些什么人的什么话等,通过回忆,把它整理记录下来,并交上来由老师批改。虽然批改日记很累,但颇有收效。
一次,在批改李杰同学的日记时,我发现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们家来了一位客人,坐了一下子,看我妈妈不在家,他就走了。我找到李杰同学面批,问她:“这位客人,你称呼他什么?比如:表叔、舅舅……他从什么地方来?办什么事呀?客人跟你说了些什么?或你问起了什么?你是如何招待客人的?这些问题你在想一想,然后重新写一篇,再交我检查。”第二天李杰同学交来的日记,果然写的具体多了。
为了使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我鼓励学生写自我—即简短的自我评价。“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上,也反映在对他人的评价水平上。大多数少年能够对照别人作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教育心理学》第四章第二节)我让学生写自我,有三大好处:其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其二,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其三,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具体应该怎么进行呢?我鼓励学生抓住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来讲。要求既要事实就是、贴合实际,要敢于讲,能讲就能写,然后把他们一点一点的写清楚,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好同学。
一个名叫刘涛的同学,平时最不愿意写作文了,但他表现欲却很强,他勇敢地站起来说:“我的优点是:天天到校早,没有缺过课,作业也能按时交。缺点是:成绩不好,还不喜欢写作文。”我立马肯定:“讲的好。好在什么地方,让同学们评价评价。”班长说:“他讲的很实在,希望他发扬成绩,改正缺点。”我接着说:“刘涛同学能讲出自己的缺点,就是改正缺点的开始。他一定会学会学习,完善自我的。”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真诚的表述着彼此的优缺点,最后都认真的写好了自我。
二、挖空心思让学生有话可写
低、中年级学生由于看书少,没有积累下语言,习作时常常觉的无话可写。我联系学生的这一实际,在一次《我最熟悉的人》的习作指导中,我是这样做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进行认识和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辨证统一的。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而主体却是主导下的主体。”(《教育学》第五章第三节)。但主导绝对不是主宰,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回忆: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然后把范围缩小到班里同学中你最熟悉的一个,他长的怎么样?多大年纪?有什么爱好等……。
学生围绕“这一个”展开热烈的合作学习,先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讲李杰的、何亮的……说何晴她圆圆的脸,看上去胖乎乎的,梳着一对羊角辫子,眼睛大大的,一笑就露出雪白的牙齿;有的说李晴同学是班长,她自己说她喜欢看动画片、故事书,还喜欢跑步……你一句,我一句,大家讲的高高兴兴。个人交流完后,在全班集中讨论,并把个别人物的重点特征板书下来。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浮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了,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同学们把自己想写的人物画下来。
在同学们跃跃欲试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指点:你熟悉的这个人,要通过他的一两件事来说明他怎么样,所以要把这件事从头到尾写清楚。比如:他喜欢读语文,他是怎么读的,从那些方面反映他喜欢读等等。这样老师读了你的作文,就能清楚的了解到你所写的最熟悉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写作时,充分发挥想象能力,都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来写,学生感到这样习作轻松愉快。
三、赏心悦目让学生快乐作文
四年级语文有一单元作文内容要求写校园内一处景物,我挤时间带同学们到校园里去观赏月季花。
我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带到月季花前,让他们观察月季花的颜色、形状……边看边讨论。同学们有的把花朵捧在手中看了又看,有的凑到花上闻了又闻,一鼓作气,观察的非常仔细。同学们开始讨论时,效果不大理想,我又叫他们反复观察,然后再讨论。这一次比上一次有进步,但有一部分同学还是说不出所以然来。我再派观察认真的同学示范性的进行讲述。然后我顺水推舟,又提出一些较新的问题,如:月季花在每月的什么时候开放?它有什么特点?常见的有哪些颜色?你喜欢月季花吗?(—这些问题可带回家思考,也可以问爸爸妈妈。)然后把月季花的颜色、形状、特点以及你对它的赞美写下来,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那种胸有成竹的神情显而易见。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难题,但作文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抓住生活这个“广角镜”,立足生活、深入生活,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中发现“素材”,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驱除学生写作时的心理压力,多用鼓励的眼神和语言,让学生在感觉没有压力中,用生花的妙笔描画他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他们习作时快乐无穷,习作后高高兴兴。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教育学》
[3]《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自由习作;切近生活;挖空心思;赏心悦目;实验与研究
提起“习作”两字,可能语文老师和学生们都会感到头痛。习作,大部分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写,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连句子也写不通顺的大有人在,还谈得上作文吗?我带着这个苦恼的问题又一遍遍的读语文新课标。新课标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个新要求使我茫然的心有了底,使我找到了教学启蒙作文的指路明灯。
下面这是我在这些年的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自由习作的方法,在此呈现,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千方百计让学生贴近生活
新课程语文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教材贴近生活。为了能让学生们把习作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我首先教学生们写日记。把每天发生在班里、家里、身边的事,从中选择一件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下来,能写几句就写几句话。其次,鼓励他们写当天听到一些什么人的什么话等,通过回忆,把它整理记录下来,并交上来由老师批改。虽然批改日记很累,但颇有收效。
一次,在批改李杰同学的日记时,我发现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们家来了一位客人,坐了一下子,看我妈妈不在家,他就走了。我找到李杰同学面批,问她:“这位客人,你称呼他什么?比如:表叔、舅舅……他从什么地方来?办什么事呀?客人跟你说了些什么?或你问起了什么?你是如何招待客人的?这些问题你在想一想,然后重新写一篇,再交我检查。”第二天李杰同学交来的日记,果然写的具体多了。
为了使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我鼓励学生写自我—即简短的自我评价。“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上,也反映在对他人的评价水平上。大多数少年能够对照别人作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教育心理学》第四章第二节)我让学生写自我,有三大好处:其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其二,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其三,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具体应该怎么进行呢?我鼓励学生抓住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来讲。要求既要事实就是、贴合实际,要敢于讲,能讲就能写,然后把他们一点一点的写清楚,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好同学。
一个名叫刘涛的同学,平时最不愿意写作文了,但他表现欲却很强,他勇敢地站起来说:“我的优点是:天天到校早,没有缺过课,作业也能按时交。缺点是:成绩不好,还不喜欢写作文。”我立马肯定:“讲的好。好在什么地方,让同学们评价评价。”班长说:“他讲的很实在,希望他发扬成绩,改正缺点。”我接着说:“刘涛同学能讲出自己的缺点,就是改正缺点的开始。他一定会学会学习,完善自我的。”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真诚的表述着彼此的优缺点,最后都认真的写好了自我。
二、挖空心思让学生有话可写
低、中年级学生由于看书少,没有积累下语言,习作时常常觉的无话可写。我联系学生的这一实际,在一次《我最熟悉的人》的习作指导中,我是这样做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进行认识和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辨证统一的。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而主体却是主导下的主体。”(《教育学》第五章第三节)。但主导绝对不是主宰,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回忆: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然后把范围缩小到班里同学中你最熟悉的一个,他长的怎么样?多大年纪?有什么爱好等……。
学生围绕“这一个”展开热烈的合作学习,先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讲李杰的、何亮的……说何晴她圆圆的脸,看上去胖乎乎的,梳着一对羊角辫子,眼睛大大的,一笑就露出雪白的牙齿;有的说李晴同学是班长,她自己说她喜欢看动画片、故事书,还喜欢跑步……你一句,我一句,大家讲的高高兴兴。个人交流完后,在全班集中讨论,并把个别人物的重点特征板书下来。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浮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了,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同学们把自己想写的人物画下来。
在同学们跃跃欲试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指点:你熟悉的这个人,要通过他的一两件事来说明他怎么样,所以要把这件事从头到尾写清楚。比如:他喜欢读语文,他是怎么读的,从那些方面反映他喜欢读等等。这样老师读了你的作文,就能清楚的了解到你所写的最熟悉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写作时,充分发挥想象能力,都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来写,学生感到这样习作轻松愉快。
三、赏心悦目让学生快乐作文
四年级语文有一单元作文内容要求写校园内一处景物,我挤时间带同学们到校园里去观赏月季花。
我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带到月季花前,让他们观察月季花的颜色、形状……边看边讨论。同学们有的把花朵捧在手中看了又看,有的凑到花上闻了又闻,一鼓作气,观察的非常仔细。同学们开始讨论时,效果不大理想,我又叫他们反复观察,然后再讨论。这一次比上一次有进步,但有一部分同学还是说不出所以然来。我再派观察认真的同学示范性的进行讲述。然后我顺水推舟,又提出一些较新的问题,如:月季花在每月的什么时候开放?它有什么特点?常见的有哪些颜色?你喜欢月季花吗?(—这些问题可带回家思考,也可以问爸爸妈妈。)然后把月季花的颜色、形状、特点以及你对它的赞美写下来,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那种胸有成竹的神情显而易见。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难题,但作文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抓住生活这个“广角镜”,立足生活、深入生活,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中发现“素材”,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驱除学生写作时的心理压力,多用鼓励的眼神和语言,让学生在感觉没有压力中,用生花的妙笔描画他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他们习作时快乐无穷,习作后高高兴兴。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教育学》
[3]《教育心理学》
- 【发布时间】2019/9/6 10:34:11
- 【点击频次】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