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以二年级教学为例

 

【作者】 黄 煌

【机构】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相关教育部门一直在不断地宣扬和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正常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不仅仅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把一些能够锻炼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一个好奇心强并且好玩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多花费一些心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效率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师生互动
  小学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能够起到一个启蒙的作用的,而小学的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就要有把学生培养的越来越好的责任心和态度。而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就是更愿意去学习新奇的事物,因此对于其学习的语文来说,教师仅仅让他们死记硬背是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师生互动式教师就是使学生更深入学习的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又可以很好的抓住小学阶段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1、师生互动的概念及意义
  师生互动,从其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常规课堂中的交流,其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环节,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游戏环节,还有可能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出于课堂的主体地位的,因此学生往往都是听从教师的支配而没有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去。而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加入师生互动的环节后,就可以使学生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进而加快或是减慢教学进度。保障教师讲授过的内容学生都可以更好的掌握。除此之外,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加入师生互动环节之后也可以拉近与学生之前的距离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可以主动的找到教师寻求帮助。总而言之,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加入互动式的教学之后能够使学生以及教师摆脱传统授课模式的束缚,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个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方式。
  2、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们国家目前的小学阶段教学情况来看,虽然学校都会加强素质教育的宣扬,但是在真正的落实到教学的过程中却难免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如下:
  2.1传统课堂教学理念的束缚
  自我们国家有了教育之后,其一贯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的一个角色。也正是由于受到这样的传统授课方式以及思维的影响,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才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虽然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传统的方法,并且也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成绩优秀的人。但是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却会受到束缚,不能够成长为全方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授课模式思维中,学生很少会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又比较少,这就会很大程度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2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因此他们的自我管理以及控制的能力就会比年龄大的要低一些。因此,教师在带领这个阶段的学生时就会更加困难。教师在给二年级学生授课时,要能够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征,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3 互动环节单一
  由于近年来我们国家才开始实行素质教育,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教学方式还比较有效。而对于新实行的师生互动教学环节来说,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更是比较单一。在目前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的与学生互动的方法就是提问问题。但是提问问题的对象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大多数的教师采用的方法就是置之不顾。教师这样做不仅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公平与差异性,同时也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厌恶语文这一学科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创新出适应二年级阶段学生的互动方法,并且要能够照顾到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学习态度的学生。
  3、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启迪学生逻辑思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所有考试都是严格的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来出题的。因此,教师要想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首先其不能够偏离二年级的语文教材。教师要能够深入的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将其中可能延伸出来的知识都尽可能的传授给学生。在教师设置好教学目标后,教师要能够做到一步一步的去启发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灌输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效果的。与之相反的,教师需要多准备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并运用到真实的教学中,这种互动可以是游戏,可以是开放式的问题提问,也可以是小组的讨论等等。只要能够启发学生主动的去思考,这样的互动环节就是成功的,就是有效率的。
  比如小学二年级的教师在讲授《传统节日》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读一遍课文,把课文中的生词生字先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组来讨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随后让其中的两个小组来讨论他们所了解的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在最后进行小组展示时要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多的说出在这个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其他的两个小组来讨论西方的一些节日,最后也在课堂中进行小组展示。在所有的小组都展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使学生来比较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不同,说出各个的优缺点。在这样的一个课堂氛围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教材中要求他们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时也让他们学习了西方国家的节日。在这样一个对比学习的情形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设置开放问题,打造互动平台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其要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事实上,教师只是给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但是这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主宰课堂。与之相反的,教师要能够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主动的去思考和学习。那么,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问的环节能够使学生更集中到课堂中来。但是,教师在课堂中提问一些教材中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会去翻看课本而不会主动的去思考。那么,为了更好的解决这样的一个情形,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提问一些开放型的,能够使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
  比如教师在讲授《找春天》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对课文进行预习,随后在课堂开始时可以询问一些关于学生对于课文理解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春天?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春天?春天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在学生进行回答之后,教师要能够及时的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一定的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这样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会更有动力和方向。教师在提问这些开放型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够忽略课本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能够使两者的学习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想能够更好的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要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创新出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必须要围绕着教材中内容展开,不能够偏离教材。同时,教师要能够意识到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才能够帮助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丁明青.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策略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9-24).
  [2]鞠晶.浅谈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33-36).
  • 【发布时间】2019/9/6 10:26:50
  • 【点击频次】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