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作者】 张秀丽

【机构】 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北洛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抓好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长期以来大家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科目,在道法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教的很吃力,学生学得也难受。
  好课标准人人有,学生发展是关键。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该多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1.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2.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3.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4.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体系。在初中道法课堂中,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道法学科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四种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对于道法课而言,面对着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更让学生不感兴趣的是一些教师采用的方式仍然是陈旧的无趣的。对于道法的教学,不要只是一如既往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在讲台上进行着自己的独家演讲,下面的学生却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是有的同学会在课堂上打瞌睡。课堂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任何的发挥,这样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政治教学的质量。道法教师要牢记教材解读要深刻精准,教学目标要正确定位,教学案例要简洁精准,问题设计要梯度清晰,教学形式要恰当选取,活动开展要真实有效,教学节奏要张弛有度,教师评价要灵活及时,课堂教学要生生精彩,知识凝练要推理得出。要想提高道法课的教学质量,道法教师定要做好备课准备,对教材熟悉,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案例、情境设置、音频视频资料等的选取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问题设计要有深度,教师的提问要有导向性,对学生的下一步思考不停的追问,通过习题练习加强课堂反馈。
  作为新时代下的道法教师,在当今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在不断地加强。一些老教师由于已经习惯了只用书本和板书来教学,对于这种多媒体的使用根本就没有兴趣,这就导致了一些多媒体资料的浪费。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我们的道法课堂变得灵动有趣,通过观看视频、听音乐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让我们的道法课堂生生精彩。新课标下突出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道法教师不能一概的灌输,要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内部是一个小团队,小组与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教师把问题抛向学生,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道法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专业知识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在课堂上实现知识的变通和联系,能够在课堂上讲课自如,将不同的现象用在道法课的讲解上,让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讲课中逐步建立对道法课的兴趣。第二,学校要经常为教师提供与其他学校交流的机会,让自己学校的教师能够从其他学校的教师那里学到一些较好的教学方式,这样既促进了不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提高了教师自身教学的能力。第三,作为道法教师,要用眼神与学生深情对话,循着学生的回答,不断的追问,恰当的点评,适当的引导。第四,教师设计活动要人性化,避免尴尬,这样可以让学生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课堂上自然生成珍贵的课堂资源。
  我们当前的道法教育采用的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教师把分数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认为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分数决定一切。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盲目地追求高分数、对知识概念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现象,导致了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较为欠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急躁,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记忆而不是理解,死记硬背课本知识让学生对政治产生了厌烦情绪。不理解政治中的道理,只是死记硬背,由此便产生恶性循环,“不理解——产生厌烦——死记硬背——更不愿意去理解”,道法学科教学没有达到它的本来教学效果和目的,学校大多采用传统教学为主,即老师在前面讲述,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这样的教学达不到良好的课堂互动,也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教学较为被动。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学科中的一门学问,更是人生的一门学问,从政治中折射出很多人生智慧,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使我们的学生掌握这些精髓,而不是它的皮毛,加深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是我们当前政治教学所欠缺的。作为道法教师,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室、老师、黑板”形式的教学,丰富道法教学的教学形式,把时代进步的产品引入到道法教学中,如多媒体、新形式的电子产品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时代的新鲜感,从而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政治教学内容,把新的科技时代产品与道法教学联系在一起,还可以更好地利用时代进步的结果为教学增加色彩。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们过去的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一般都由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听、记笔记。这类教学学生的参与度较低,集中注意力的程度不高,很容易溜号走神。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转换课堂的主角,使学生成为主角,教师成为配角。在教授完知识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同时引入情景教学,引入和政治知识相应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多提些假设性问题由学生自己回答,启发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求知欲。
  3.增加生活体验案例、使道法教学变得形象鲜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引进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把真理带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让学生对政治学感到熟悉和亲切,鼓励学生自行解释现象,找到正确的政治理论,让初中生切实的感受到政治的魅力,并使其独立的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社会中的现象,真正的做到理解和运用知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所学到的东西的理解,同时挑选一些有代表性和特点的案例,交给学生讨论,待其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在针对其观点进行点评、解释,让学生明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道法课堂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时政视野,平时多读报、看新闻等,培养自己关心时事新闻的能力。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一定的现场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道法课堂顺利开展,关键在于老师要做到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了解学生意见,欣赏学生观点,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身临其境、事实有据的教学氛围,摆脱学生对道法课的一贯认知感觉。
  初中生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同时在分析问题时缺少一定的深度,我们要抓住初中生的这一特点,鼓励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当下时事政治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指出并纠正其错误的理解和思想观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中生处于成长发育期,心理较为敏感,在其看法不成熟的时候,可能会羞于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看法,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注意自己的沟通和引导方式,鼓励学生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讨论要兼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让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我们道法教师要关注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我们给学生一片天空,学生定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 【发布时间】2019/8/7 20:51:26
  • 【点击频次】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