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让英语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另一阵地

 

【作者】 吴丽娟

【机构】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就如何在课堂中创设健康心理环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优化学生心理状态以及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等方面作了初略的论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环境;师生关系;健康心态
  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些学生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不愿意和别的同学交流合作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实现从传统的“知识本质”,“智能体质”教学向“以人为主”的转变,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
  一、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首要一点便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清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课堂心理环境上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刻板生硬,死气沉沉。课堂管理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技能,包括如何有效地控制学生在课堂的行为,维持课堂秩序.这种学生也会对这个老师、这门功课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应以关怀鼓励为主,多给予肯定和认可。
  二、倾注真诚的师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1、平视和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会尊重孩子的发言,聆听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权力,使他们主动、乐意地参与至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我们平时应该少用命令式的口吻,而应该多用协商式的语气,这种征求式的语言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愿意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获得学习成功的愉快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尊重学生问题上,我们要经常反思,在我们的教学行为中,其实是有许多无视学生之处的。比如:教单词时,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默写,错了要罚抄几遍,这种做法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信任和宽容学生
  我们要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信任和期待。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要多赞美,少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孩子需要我们要经常对他们说激励性话语,并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选择难度较低的任务让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从而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树立信心,减少心理障碍,大胆练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3.赏识和赞美学生
  赏识和赞美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我班有位同学长期不写作业,上课时他常常不听,而是趴在桌子上画画,于是我请他帮助我画一挂图,他既兴奋又激动,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我用他画的挂图讲完课,向全班同学指明其作者,同学们谅讶之余纷纷为他鼓掌。后来,我又给他创造机会参与设计,表演对话的动作、站位等。渐渐的,这位学生的英语真得上来了。
  三、优化学生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
  1、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交往。
  自信心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前提。在教学中扬长避短,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功体验。其次,有计划地进行个别指导,对多数学生予以切实的关心,帮助他们弄清成绩差的原因,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必要的肯定、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们在适应和不同性格的同学进行不同的英语口语交流的同时,也在拓宽交流对象。
  2、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合作交往
  当今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课堂上缺乏探究精神及与别人互动交往、沟通、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学生倾听;学会沟通;学会体验。这是四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一种境界。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整体思维的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次面、多层次地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在合作交往的活动中,锻炼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3、加强语言实践训练,培养学习的意志品质。
  交际能力是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只有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才能提高。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如:教师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组织教学:设立值日生与教师对话制度;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和收集有关英语知识,组织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等等。在交际活动中,学生说的英语出现语音语调不准确或语法有错时,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交际活动后指出来或予以纠正,不要随意打断学生说话。对一些小错误可以忽略不计,不必强求学生说的每句话都准确无误。
  4、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心理健康的缺陷,切实解决问题。
  有些孩子在心理上有些自卑,怀疑自己说不好,被人模仿、笑话,不敢冒然举手,怕引来嘲笑,对于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还有的由于家庭环境、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即使他们有敏捷的思维,所有的问题都会回答,但是这种心理原因也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使他们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课堂回答,甚至还会产生躲避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而又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心理健康的毛病决不是单靠批评或心理医生所能解决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潜移默化,进行生动有趣的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对现行外语教学的反思》,《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3]胡敏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心理学》,《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年第6期。
  • 【发布时间】2019/8/7 20:44:37
  • 【点击频次】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