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方法研究

 

【作者】 王薇薇

【机构】 山东潍坊滨海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分析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来自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高于实践,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数学理论也不例外,同样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指导作用于实践。数学知识与理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实例,此外还必须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更广泛地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学习、掌握和应用“生活中的数学”。
  2.可行性分析
  高中数学的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与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的教材编排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慢慢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比如,苏教版必修153页例5,就是一个与生活中“储蓄”紧密相连的数学内容,其中提及了一个术语“复利”。教材在这里的处理是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旁白”式对这个术语进行了解读:复利是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作本金,再计算下一期利息的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这样一个实例与解读,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复利”是怎么计算的,而且让学生清楚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又可以为生活服务的学科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许多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在多年的改革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做出了创新、改进,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生活化方面做出的改变比较大。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与生活实际过于疏离
  有一部分数学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即便是教材编排上与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但是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却往往采取简化的手段,把与数学“不相干”的生活内容部分“省略”掉,直接“捞干货”,把生活化的数学“简化”成纯数学题来解答。比如,在进行“苏教版修1第一章集合”教学时,有的教师在导入新课教学这一环节,便省略了教材中关于“天空中……”、“海洋里……”以及学生的“自我介绍”部分,而直接由“自然数集”、“有理数集”导入新课。这样过于与生活疏离的处理,使这节课的教学显得格外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也达不到理想预期目标。
  2.联系生活过于牵强
  除上述问题外,还有一小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对本应该可以通过纯数学教学便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的章节进行了生拉硬扯的“生活化”处理,他们挖空心思地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编写与生活有关的应用题。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1.教学理念生活化
  培根说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将生活化的理念深深地根植于脑海里,才有可能把数学教学生活化践行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如此,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定会作用于学生并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身为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并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把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把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使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科学恰到好处地相互融合。
  2.教学过程生活化
  新授课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后作业或课外作业。教学过程生活化就是使这几个环节生活化。导入的生活化就是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采用贴近于学生生活的生活化手段。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比较贴近时,学生容易同化从教师那里接收到的学习信息,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比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中的“空间几何体三视图(正视、侧视、俯视)”这一节,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便可以从让学生画一画放在讲台上的粉笔盒的三视图开始,然后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用类似的方法画出一些组合体的三视图,比如,将乒乓球放在粉笔盒上。在此基础上,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新课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进行新的数学知识教学时,要采取科学的生活化方法。比如:在编制导学案时其中例题的选择与编写,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巩固练习生活化就是在课堂教学新的内容进行巩固时,练习题的编写要尽可能与生活实际相贴近,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了球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分别发放乒乓球、足球、排球和篮球,让学生利用三角板、直尺、桌面等工具,通过测量后利用相关的公式计算出球体及其面积(测量方法可以用口头表述的方式)。
  3.课外实践生活化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能仅局限于课内,而是要延伸到课外实践中。比如,可以通过开设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素材。比如,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之后,可以给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新近出台的国家购房及房贷政策,写出一个“家庭房贷优化方案”,分别讨论购买一套住房、两套住房的贷款方案,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结合家庭收入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身为高中的数学教师,只有在生活化理念的支配下,践行生活化行为,并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实践生活化这一策略,才能将高中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与学生一道共同收获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恰当融合的甜美果实。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再畏惧,不再厌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 【发布时间】2019/8/7 20:43:09
  • 【点击频次】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