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职高数学中的分层教学

 

【作者】 黄方臣

【机构】 四川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职高数学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比初中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许多内容难度大,方法新,对理解和分析的肥能力要求较高。从而两极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特别是刚升入职中对这些变化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一、帮助后进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动机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原因,而目的则是通过学习要得到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但有时二者并非完全一致,并且可相互转化,因此目的也常常具有动机的功能。具体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明确数学的每一项学习活动的目的,并且使学生认清学习活动与他们的长远人生目标的关系,课堂利用数学史、生活中的故事、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从而获得长期的学习动力。当然学习目标应是学生的自觉愿望和个人实际,并且是他们经过一定努力可实现的,否则就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二、沟通师生情感,调动积极因素
  师生间在教学中进行情感交流,在初入学时,他们上进心、模仿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在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失败”后,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心。在这关键的时刻最需要的是教师的诱导,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可以为学生承担责任,说声“你没学好,我有责任”,减轻他们的思想包袱;其次,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教育他们“对症下药”,使他们懂得“人无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对差生坚持“五不”:不提过去、不揭短、不冷落、不公开批评、不操之过急,使后进生从内心感到教师是真心诚意的爱护和帮助他们的,感受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深刻含义。师生的情感融洽,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的统一,调动了差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发导到追求进步、勤奋学习上来。
  三、指导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
  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习不得法,也是一个原因。差生往往思维不灵活,不会进行预习、复习,听课时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不会记简要的笔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数学课的特点,随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指导学生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怎样自学;怎样培养数学能力等。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帮助差生解决学习困难。后进生在课堂上听课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自己的疑惑和不解之处常常是说不清、道不明。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学生的思维,仔细揣摩他们学习的心理,努力体察学生可能发生的困惑和错误之处,做到未雨绸缪,估计在行;其次在课堂上随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中观察、揣摩,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思维进展程度,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如在学习集合的运算时,学生对交集和并集混淆不清,常常出现错误,我就从这两个概念的意义、相应的符号、运算结果、加以区别,并用图形加以直观的表示等方面给予指导,使他们能从根本上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四、激发差生的数学兴趣,创设成功的机遇
  师生情感交流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基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情感素质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便于我对二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作了如下比喻:“一家三口,管方向,管顶点,管截距”,讲抛物线的应用时,比如年级篮球赛,投出篮球的弧线就是抛物线。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指导生活。通过长期的有意思的培养学生实现了“要我学”走向了“我要学”的转化。在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遇。因为成功的学习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效应。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就能不断克服对数学的畏惧与厌烦心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 【发布时间】2019/5/28 19:42:51
  • 【点击频次】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