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 黄献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职业高中学生语文基础差,良好学习习惯未养成,要培养其语文综合素养是职中语文教师非常头痛的事情。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该从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入手,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兴趣,树立信心,进而教会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语文基础和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职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所谓语文综合能力,除了指常规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包涵了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究,手脑并用的能力;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倡导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言技能的运用、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
  一、让学生明确学好语文的目的及重要性。绝大部分职中学生从进职校大门前就存在文化基础差(语文、数学),他们认为到职校来学习一些专业技术后就可以就业。因此绝大多数职高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高于学习文化课,对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比较忽视,甚至冷漠。 针对这一情况,语文教师要在肯定学生对专业技术追求的同时,在新生入学初期教育学生明白掌握技术与语文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深刻认识到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我们的母语,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习其它学科特别是专业课的基础。学好语文可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职中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时就是属于受家长、教师打击的对象,他们因学习习惯不好、玩性大、不愿学习等造成学习成绩差,成为普通高中的“落榜生”而被别人看不起,从心理上产生了自卑感,以致对语文及其它基础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信心。到职高后,如果教师不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摆脱自卑、树立起学习自信心,那么这些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一落千丈。要想使他们走出泥潭、重新崛起、从容前行,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看到新希望。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用和谐、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上课、交流,让一些对语文学习有“心理阴影”的学生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同时要走进学生生活,尊重学生个性,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口、耳、手、脑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善于表扬,激励评价。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过去受到的表扬、得到的认可和肯定极少,即使他们在学习或活动中做出了成绩或有好的举动,也许都会被教师忽视或误解,因而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彻底改变以往对这类学生的歧视态度,要在教学中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予以表扬、肯定和鼓励。例如某个学生给一个生字注了音,或解释了一个词语,或读对了一个句子,或找出了一个过渡句,或划出了某个修辞句等等,都应及时表扬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动力和力量,促使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激励上进。 
  3.安排适当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可适当安排一些竞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课文阅读后举办读后知识抢答竞赛、猜字谜赛、成语接力赛、结合生活的热点话题开展辩论赛等。
  三、培养学生熟练的语言技能运用能力
  语言技能除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包括查字典的技能,准确运用语文知识的技能,常用思维方式的运用,思考问题的方法等。
  (一)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听辨能力
  1.提高听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听的能力而导致学习非常被动。生动的故事则极具趣味性和形象性,同时也不乏知识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听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选择好适合于职高学生的故事,把故事讲得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做到讲谁像谁,讲谁是谁,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从而提高听的注意力。
  2.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听,是把信息输入大脑。听的过程,是把感受到的语言、声音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并将若干形象组合成流动画面的过程。所以一定要使学生养成边听边想象,边思考的习惯,在故事的训练中,要求学生一要听出主要形象及关系;二要边听边想象画面,记住故事内容;三要听故事反映的道理。学生学会边听边想象边思考,不仅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记住故事中的形象并连成画面,也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概括出故事中的逻辑关系及蕴含的道理。
  3.检验听的效果。听的能力,要通过说和写反映出来。在指导学生听故事时,要注意听与说,听与写的结合,结合的形式有:“听”后“复述”;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把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完整。同时,通过竞赛的形式,比比谁听得专心,说得有趣,说得有创造性。“听”后概括: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培养边听边概括的能力。“听”后辨析: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判断故事中传达的信息,哪些是真、善、美的行为,哪些是假、丑、恶的行为,培养学生初步的辨析、审美能力。“听”后写:要求学生在听、说的基础上,可以有创造性的把故事进行缩写、改写、续写、扩写,培养学生收集词汇,把听到的,说到的内容用自己的特点写出来。
  (二)以读教材为基础,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做好阅读指导工作。首先,要组织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既有课内读,也要有课外读,既有集中读,又有分散读。就课内而言,每节课可利用5-10分钟的集中读书时间,而且要求放声读。读的方式最好是边读边画边记,把自己的词语、句子先用笔圈画出来,然后摘抄下来。同时充分利用班级的“读书角”,不断更换书籍,丰富课外读书内容,定期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书籍。读后并读后感,培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除课堂教学外,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一些名著或优秀文章,让学生把语文学习融入生活中,营造“语文化”的生活情景。如可以开展课前一分钟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布置读书、看报、看电视任务,旅游等等,让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乐趣,使语文学习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玉祥.初中语文之阅读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4(4):73.
  • 【发布时间】2019/1/3 10:40:18
  • 【点击频次】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