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作者】 杨 建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小学数学在实行过程中,我们收获到的新东西是非常宝贵的,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我们从深入践行课改理念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课改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尝试是否使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效应是否是百分之百正面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新课改之后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诸如“哗众取宠”而没有实效、注重形式而忽略的实质等问题。新课改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的理念,也不等于完全吸纳新的理念,课改是将好的教学理念进行整合提升,实现我们实行课改的初衷。针对课改教学中出现的几点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如:利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等,创设适合学生,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把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情形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二、 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只是被动的学习,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所以对学生来说,满堂灌不仅提不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正在抹杀中国的未来。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导,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概率中的“可能性”时,教师可以提问:我手上有一枚硬币,丢到地上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有的学生说“正面”,也有的学生说“反面”,还有的学生说“有可能是正面也有可能是反面”。教师及时鼓励“大家都说的很好”,那么在我们周围还有那些可能的事情发生哪,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师只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研究。
  三、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形势下的教学, 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学习效率,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小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能够发挥天性,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到活跃, 用创造性的学习心态去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带着思考自行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放飞思绪。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小组学习
  教师在备课前, 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 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参与性。通过听他人的讲解, 解析他人的思维, 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思考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这体现了小组学习的优势, 组员之间的相互合作, 相互帮助, 是分组学习的初衷。在小组讨论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也增加了学生的交流力度。小组学习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取长补短,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 构建角色体验式学习模式
  教师教给学生的最常见的学习方法是: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这也是很多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数学这门特殊的课程, 虽然也有着同样的要求, 但是侧重点并不一样。学生体验式学习模式, 主要是让学生转化角色, 增进对知识的掌握。数学学习比较灵活, 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公式时, 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 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再让每组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从而得出公式的最终定义。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学生讲公式, 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 易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思考与做题中总结出规律, 获得计算公式。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得提高, 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当遇到一些有难度的习题时, 可以更好地解答出来,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 结合多媒体实现现代化教学
  计算机发展速度非常快, 普及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教育界开始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不断地投入使用多媒体, 学校也不断地推广该种教学方式。这是科技的成果。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这一措施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 让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更能形象地理解题意。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动的教学方式, 它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学习的主动性也随之提高。教师在课余时间,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根据班级学习情况, 将教材编制成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视听教材。这样的教材有声有色, 采用一种集声、形、色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而丰富。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看着枯燥的习题通过多媒体的演化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课堂学习充满了趣味。小学生好奇心强, 在教学中加入与课文相关的趣事,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延伸,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学习的关键是, 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课堂学习只是教学的一小部分。学生更应该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 而不是为了教师。教师提出的要求, 要认真地完成而不是应付。这样的双向学习, 方可提高教学质量。
  四、评价方法的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尽力则行”的要求和评价,既承认个人的局限又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因为努力是每一个愿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种结果却不是我们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淡化“区分”,突出“转变”,追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生的发展,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现状和进步。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数学课改进行的几点思考,希望所有数学教师能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将数学课堂更具高效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得到了老师与家长的高度重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活用能力以及素质的提升为主。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应该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进步与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 【发布时间】2018/11/4 10:59:41
  • 【点击频次】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