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让兴趣点亮课堂 让知识照亮人生

 

【作者】 廖洪法

【机构】 兰陵县第二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怎样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有效课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的力度加大了,教育的步子也迈开了。道德与法治课在教改的大潮中也大刀阔斧地进行着改革,在内容上更加注重面向全体,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和情感意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形式上,更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协作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关心程度,也因此去掉神秘面纱越来越贴近生活,更多了几分新切感,时代感。从这个角度看,“道德与法治课”是极富魅力的,应该会吸引每个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可事实并非如此,椐调查在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道德与法治课排在第10位(共14门课),在最不喜欢的课程中排在第3位。有近1/10的初中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列为最不喜欢的课程。
  无论新教材有多大的变化,其目的就是想改变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存在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的状态。所以,教师也应跟上,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地探索该如何激发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呢?以下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枯燥的说教,尽可能让政治课从枯燥的说教中解放出来,应该成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学的更加生动、更加主动。因此,寓教于乐,是政治教改的明智选择。
  1、注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那么,怎样才能讲好开头呢?作为教师对教材应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一般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与这堂课相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以此来导入新的教学内容;也可以用案例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例如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给学生展示一组大草原图片,由此不仅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
  2、在课堂中运用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幽默的故事,或贴近现实生活的事例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喜欢听故事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堂适度开展“故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例如在讲“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不太一样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当时树下还有一只猴子,苹果没掉在牛顿头上,而是掉到猴子头上,你说猴子会做什么呢?学生都被这种假设逗笑了:“把它吃了!“这时我适时引导:为什么牛顿没吃了它,反而还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理呢?学生纷纷回答说人类会思维。这样就能在幽默中区别出人类以其他生命相比的特点在于智慧,达到教学效果。
  3、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和学习的兴趣。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并不完全体现在导入新课上,更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随时扣动学生的心弦,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和讲授过程,可运用多种形式如诗歌、谜语、故事、漫画等。既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自由争鸣空间,激发其学习兴趣。
  4、联系实际,灵活举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现实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密切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分析。例如有关“享受学习”谈到学习的苦与乐时,可让学生互相说自己的真实感受,针对自己的实际对症下药———如何去克服苦难,享受快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把抽象的理论融入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的具体事例之中,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逐步掌握抽象的理论。
  二、启发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指导学生搜集、分析信息,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搜集信息,通过查看报刊、杂志、访问、调查、上网,观看电视专题等手段进行。上课时将学生课前收集的案例信息,在适当时间让他们展示出来,对理解课本知识起到了深化的作用。让学生课前搜集我们已学过的内容或将要学习内容相联系的典型事例,包括从电视、报刊、杂志上看到的,身边发生的国内重大新闻案例,课前3分钟发布。此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学生的热情参与,关心身边事,收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专栏的同学多了。
  2、指导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深化情感体验
  通过活动情景的创设和利用,激发学生活动热情,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完善的人格。此类活动的开展更加关注了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个性完善。为了使学生更好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可以采用表演小品,角色阅读,辩论等形式。例如,在《走进青春》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时装表演、才艺表演,展示自己青春的风采。通过学生自己做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个创造过程、一个提高过程。
  3、成果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现行的新编教材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社会生活。在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成果,使学生在成就的感受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例如,“追寻高雅生活”一课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动手办一份手抄报。学完“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一课后,要求学生设计并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各具特色的班徽来,将同学们办的报纸、设计的班徽通过评比、展出、在班级展示其成果。通过展示,使每位同学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更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三、师生真情交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除了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知识、情感交流外,还有课外的思想知识,情感的交流,无论哪一种方式的交流,老师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交流时的“情”一定要真。“情”真才感人,情真才能打动人,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都是老师表达真情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发布时间】2018/11/4 10:56:53
  • 【点击频次】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