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怎样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 周春芳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是从师与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如何来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

【关键词】 和谐;课堂;构建;
【正文】现在,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学校是组成社会的一部分,所以,校园也必须和谐。校园的和谐,离不开课堂的和谐。
  目前,我们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还存在。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因此,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师生感情进行沟通。才能实现和谐。只有课堂和校园和谐了,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怎样构建和谐的课堂呢?
  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对教师布满期望、有信任感。这样,学生就较轻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教师假如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因此,教师应注重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动力。那么,怎样构建师生的和谐关系呢?
  首先是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我在小学任教多年,我十分注意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平时哪怕心情多么不好,我也把这不良情绪抛到脑后。有一次,有一位急性子的学生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到学校来无理取闹,当着一些学生的面诬陷我。这时上课铃响了,我马上抛弃了心中的不快和怨恨情绪,整理了一下衣裳,便又像平时那样微笑着走进了课堂。学生都很敬佩我。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微笑着进行教学,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让学生进行积极合作交流,寻找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在学生的表现中,教师创造一个布满活跃、快乐的教学氛围,发挥好情感教育的活跃性、愉快性的作用。
  其次是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在课堂上,“你能行”“你真棒”成了我的口头禅。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嘛。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答应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学习进步,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注重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经常鼓励,赞美学生。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夸奖,这是一种天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心态。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或夸奖,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教学中,我从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学生只要有一点点成绩,我都及时表扬。教师对学生适度的赞扬,及时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信念,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励心理。
  再次是把民主带进课堂构建和谐的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非常重要。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愉快,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
  二是教与学的和谐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的完美统一是和谐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最佳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生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真切地体验情感。我们数学教师要了解,把握学生心理,关爱,尊重,欣赏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创造和谐的数学课堂。那么,怎样创造和谐的课堂呢?
  首先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主动活泼的乐于学、善于思的气氛,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于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引入知识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爱好。如“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先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进行一个师生比赛,你们随便给老师出一个数,老师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有没有约数3,是不是3的倍数。”同学们纷纷给老师出数,老师马上回答这个数能被3整除,老师答对了。同学们惊奇,老师口算怎么这么快,准有窍门,这时就是揭示新课的最佳时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老师在学生原有知识和今天的新知之间。制造了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欲言而不能”的势态揭示新课,把学生的爱好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其次是变“学会”为“会学”。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更重要的应当是引导学生去获取。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把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是怎样形成的,让他们动手参加、动脑思考,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新结构和新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三是变“愿学”为“善学”教学
  要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越学越善学。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不是教师的教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在《分数的初步熟悉》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对折,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再让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三份地,用颜色涂出它的三分之一,紧接着折成四份、五份……通过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熟悉,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爱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学生乐学,师生达到和谐,课堂达到了和谐。
  我在小学任教从以上两方面曾进行了多年的探讨,觉得效果还可以。只有构建和谐的课堂,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发布时间】2018/9/2 10:25:24
  • 【点击频次】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