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姜淑宁

【机构】 莱西市日庄镇中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其他老师是最长的,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担当着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的角色。针对现在的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考上大学也需要自己找工作,导致一部分特别是农村家庭,对升学及就业产生困惑和迷惘,看不到求学的出路,不懂得读书的目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督促不够,时间和金钱投入不够。也给孩子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的影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的状态;绝大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的同学抱毫不在乎的态度。
  二、人际关系失调
  (一)亲子关系问题
  亲子关系问题可以表现为孩子的敌对、乱发脾气、看不起父母、故意去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等。
  (二)师生关系问题
  师生之间的问题可以表现为师生间的淡漠,也可能以争吵、冷暴力的形式显现出来,甚至出现师生之间打架。
  (三)同伴关系问题
  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受同伴欢迎;有的孩子看起来孤立冷漠、独来独往,不太喜欢说话,常常回避集体活动和需要合作的活动。
  三、耐挫力问题
  第一类,发生在挫折之前,即因过度担心挫折产生而在内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严重影响到了其正常的学习或工作,也可称之为压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始终在班级成绩优秀,家长、老师及同学都对其学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外界的这种高期望,使得他们总是担心因某一次考试的失利改变自己在众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种担心,害怕日积月累就给自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第二类问题发生在挫折问题产生之后,往往是因为遭受挫折,问题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心理状态无法得到及时调整而产生的不良认知与行为,可称之为挫折应对类问题。
  四、网络成瘾
  现代网络的发展,导致许多孩子迷恋于电子产品,特别是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网络小说阅读。
  以上种种不良的心理现象都要求我们班主任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来。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做好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影响。如果这几股教育力量方向不一致,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班主任正是这几股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一)班主任积极参加各级开展的心理教育培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使自己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需要对学生持有理解、同情、关怀及耐心的态度。
  (二)对于个别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并确定孩子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想改变哪些行为问题。班主任提供给家长的是建议而不是要求。在与家长维持良好的平等关系,争取父母以合作的态度尝试班主任提出的建议。亲子问题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有冲突的和无冲突的两种。发现学生存在亲子问题,班主任提醒家长可以从发生冲突的事件入手来进行沟通,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从而改善亲子关系。但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班主任应当注意,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不要把情况夸大或缩小。
  (三)教师是师生冲突的主要责任人,也是掌握和控制师冲突的主要力量,解决师生冲突问题的主体应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四)作为班主任应当真正接纳有同伴关系问题的青少年。因为第一个同伴关系有问题的孩子往往还伴随着其它方面的不良表现,如表现得比较自私,或者学习不好等,如果班主任由于以往对孩子的接触已经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并且在辅导中表现出来,必然会大大影响辅导效果。另外,同伴关系问题是一个相对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但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却非常重大,所以班主任更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接纳。班主任应当有充分的耐心,特别是在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时,由于同任关系问题常常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时常常是当事人自己不愿意明说的,需要仔细地了解和深入地分析,才可能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创造团体活动的机会儿:让学生在团体训练中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产生正确认识,发展出较为完善的人际交往技能,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地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只有在使用过度的时候,才会发展成网络成瘾。因此班主任不要“谈网色变”。注意辅导目标的合理性,要使辅导对象上网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减少到适度水平,而不是完全与网络隔离。青少年的上网行为一般发生在家里,家长通常是青少年上网行为的“直接见证者”,在对网络成瘾者进行辅导时,班主任应该与辅导对象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其明白网络具有强烈的致瘾倾向,家长在监督的时候要减少对孩子的责备,增加与孩子共处的时间,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等,减少孩子在家里上网的时间。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懂得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 【发布时间】2018/7/12 17:39:36
  • 【点击频次】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