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作者】 秋季卓玛

【机构】 四川省阿坝县各莫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创新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最高表现,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就是一种全面创新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它是一种体现开放性和创新性,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已得到广大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语文课程是基础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起着传承中华文化和凝结民族感情的作用。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是“老大”,历来是各类考试的必考而且是首考的科目。要想语文教育适应新课改和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渗入创新意识的教育。这样才能在新时期给语文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谈谈看法。 
  一、以能力为本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位,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往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唯一标准,而掌握知识的程度往往以考试分数作为最终尺度。尤其是在以升学率论质量观念的指导下,语文教育质量以分教为衡量标准,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博闻强记已不是大脑的主要任务,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如何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纵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都已把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放在了培养学生能力上: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实现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转变。语文教师要适应这种教育改革潮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以能力为本位,要求教师明确语文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学生从对语体的感受、鉴赏走向创造,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使他们不仅善于继承过去,而且能积极适应现在,更能勇于开拓未来,成为21世纪成功的劳动者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培养道德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校教育不是单纯地抓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这一点,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都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范畴。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学习,学生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爱国主义就是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人民建设祖国的使命感的一种强大动力。培养爱国主义意识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篇幅,几乎贯穿于每一册教材。所以,结合教材,立足课堂,无意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平台。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途径在于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教育家叶圣陶早就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无论哪种学科,素质教育如何,主要以学生能否主动学习,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否举一反三为重要评价内容。“温故知新”,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由不会学到会学,进而举一反三。
  三、加强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既要针对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点辅导个别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时,能积极自主地学习,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上接受知识。同时,教师要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抛弃陈旧低效的教学方法,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1.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习惯预习的学生,学习效率都比较高。课前,学生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和习题,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学生就会顺利理解新知识,听课时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走,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投入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学生可以有侧重点地进行提问和讨论,不至于在听完课后感觉不知道问什么问题,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方法一是充实学生的词汇量,教师要注重学生平时阅读时词汇量的积累;二是让学生把握句子的意思。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教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句子的语境进行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3.让学生学会分段和归纳段意。分段和归纳段意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其方法规律,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记叙文而言,分段一般按时间顺序、按空间变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按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性质、按总分关系的结构、按空行为标志等划分。概括段意一般按综合法、摘引法、取主法、标题法、合并法等进行。 
  4.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自己出一份试卷。出题前教师把出题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感受答题难,出题更难。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梳理知识、分析总结,锻炼了思维能力,真正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四、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学生个性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素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师素质的研究中,人们谈得较多的是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智力素质等。这些素质无疑是重要的,因为它们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支撑点。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学识、能力和道德修养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个性素质。教师的个性品质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发展、品质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教师的个性素质决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风格。凡有突出成就的教师,其个性素质都是很高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个性塑造着学生的个性。可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素质,关键是要培养教师的个性素质。 
  总之,语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才会培养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 【发布时间】2018/7/12 17:38:01
  • 【点击频次】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