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让期望激励伴随学生成长

 

【作者】 郭 宇

【机构】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摘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集中在“发展”二字上—即发展性评价。其内涵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育人”、“促进人”。

【关键词】 奖励机制;见证;参与意识;期待;
【正文】在近两年的发展性评价实践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发展性评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地位,发展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风采,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而使这一切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就是“期望激励”。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亲切的话语、温柔的抚摸等,这些是使孩子们形成良好行为表现的动力,斯金纳称之为“增强物”。但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怎样研究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恰到好处地运用,教育才行之有效呢?下面把自己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的这些方法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建立奖励机制
  建立奖励机制能激发学生的个体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记得刚接手四年级十三班时,班里回答问题总是寥寥可数的几个同学。随着时间的推移,班里回答问题的同学越来越少,最后竟到了鸦雀无声的地步。于是,我找来之前回答问题较积极的同学探个究竟。他们告诉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不怎么举手,自己举手好像异类似的,很不好意思,干脆不举了。再问个别没举过手的同学,他们说其实很想回答老师的问题,但一想到自己的答案出错可能会让同学笑话,手就变得特别沉重。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我设立了奖励机制,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估,作为一次座位调整的重要依据。课堂上,学困生主动举手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加3分;中等生主动举手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加2分;优秀同学主动举手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加1分。最后小组成员累计得分高的小组,在一次座位调整中选取自己满意的座位。制度宣布之后,之前死气沉沉的课堂一下“活”过来了,大有“一呼百应”之势。我根据制度逐一加分,受奖面很广。当举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后,学生已经不再羞于表现自己了。当遇到特别难的问题时,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探究,在小组成员的深思熟虑、精诚合作下,问题总会迎刃而解。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同学们体验到了付出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大家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
  二、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很多学生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微信平台专门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及时发布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学习好的同学,我及时写表扬信发在群里。有一次,我发现里几个同学的闪光点,于是我写了这样两封表扬信:最近班里XXX、XXX、XXX同学能积极主动学习,遇到难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这种学习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XXX同学不仅自己学习成绩有较大提高,而且能帮助组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讲解习题,你具有一种美好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这几位同学看到了表扬信,因得到了老师欣赏、家长的认可,自然学习动力更足了。其他同学看到了这样的表扬信,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他们也暗下决心向这些好的同学学习。同时,在班级微信群里我也会及时通报班级学习情况,让家长和老师紧密配合,做到教育有的放矢。临近放假学生学习有所松懈,于是我在微信群里发了这样的学习通报:各位家长,临近放假,有好多同学在学习上有所倦怠,希望家长配合老师,督促孩子搞好期末复习工作。同时做好孩子的后勤、疾病预防工作,本学期是六年以来最重要的一个学期。六年来的重点、难题问题集中于本学期,现已经进入复习阶段,每天都很重要,希望各位同学、各位家长高度配合。督促孩子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任务。这样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能少走弯路。
  在微信群里温馨的提示,可能会引起“狂风暴雨”,让孩子像一朵无助的小花,遭受一场风吹雨打;及时的表扬,可能会换来风和日丽,给孩子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作为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同学都带喜悦回家。我想,家长收到这份“喜报”也许会比孩子还开心。家长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肯定和鼓励一定能让孩子学习更上一层楼。
  三、营造一个体验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以现代数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建立鲜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由于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发生在身边,因此大家感到熟悉、有趣,感到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孩子们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应以学生熟悉、喜爱的数学活动开课,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打开了上课初始的局促。我在执教《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用一个小魔术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在瞬间变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孩子们的兴趣来了,我乘机引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又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在逐层深入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们一起找到学习的焦点,一起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着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让学生感到被期待
  如果一个朋友或一个导师一本正经地对你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人,我觉得你可以干得更出色。”这时你会怎样想?首先,你会很高兴,因为你被别人肯定和欣赏;其次,你的自信无疑会增强,并会试着努力工作,不辜负别人的期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面对别人积极的肯定或期待,每个人都会产生良好的心理反馈。期待者会给被期待者很大的激励,被期待者可以从期待者那里获得很强的心理暗示。我觉得,正确的期待与被期待的相互关系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把阳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理,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唤起孩子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超越自我。我想我的“期望激励”会一直继续下去,让进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伴随学生健康地成长!
  • 【发布时间】2018/4/3 9:35:27
  • 【点击频次】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