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着眼素质教育 培养创造思维

 

【作者】 李国清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中心学校

【摘要】 改变传统观念,引发创造思维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进行集中思维,培养创造才能;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思维。

【关键词】 改变观念;引发;培养;创造思维;
【正文】教育要要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适应国际上的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在教育面前的迫切课题。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他的理论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之上的。同时,他的概念抽象,灵活多变,范围宽广,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着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对于培养新世纪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着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一、改变传统观念,引发创造思维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而概括的反映,是人脑通过分析,综合等手段由感在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常教师讲解时,学生一般都是按老师给的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因而具有模仿,再现的性质。这种思维对中学生的是大量的基本的,这就是传统的思维观念。他只是注重传授知识、机械记忆、复述和模仿知识,大大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许多著名的发明家科学家,如:爱迪生,爱因斯坦,在学生时式的思维,就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但往往为传统思维所不容。在物理教学中,要拚弃这些传统的思维方式,例如:公式定义;记住集中几种物万能解题方法;满足于例题的模仿,不求甚解;碰到难题绕道走;实验时,只按步骤等等。应提倡学生海阔天空的想,刨根问底的问,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就是指思维过程中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了力学三个基本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
  物理教学中,只要摒弃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一定能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我认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导学生在透彻领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带有探索性的问题,学生用一定的时间去讨论、去思考,提出一些带有探索性的问题,学生用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例如:我在教学惯性定律后,要求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提出一些带有探索性的问题。经过几天以后有一学生问,既然物体不收外力,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这些物体一开始是怎么运动起来的?另一学生问宇宙中的星球又是怎样动起来的。这两位学生并未按我说的思路和课本上的内容循规道具的去思考,而是在思考要害的物理问题,当然类似的问题,有的老师认为是学生不守规矩乱弹琴,一言以斥之,真遗憾,学生思维刚蹦出来一点创造火花就被教师一瓢冷水给浇灭,梳理教学中是这样的提问,我不是当头一棒,而是一方面加以表扬,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另一方面能回答的尽量回答,不能回答的问题,鼓励它们记在心里,以后到高一级的学校中去研究。
  2、是学生在解物理题时引导学生有所创新或一题多解,不拘例题格式或一题一解,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某一特殊大胆探索解法,并取得成功。
  3、是指导学生在单元复习或进行总复习时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陋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达到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
  4、在物理实验中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每次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适当的联想或亲自动手实验,检验想法是否正确。所谓心灵手巧,手巧心灵,手与脑相互促进协调配合熟能生巧,在巧中体现创造思维那种传统的姿势,一味的教师演示或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做实验的传统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
  二、训练发散思维,进行集中思维,培养创造才能。
  创造性思维有两种方式,一是发散思维,一是集中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指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这有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而集中思维指的是某一个问题,有一个答案或选定一种可能的答案,为了求得答案要求每一个思考步骤都指向这个答案。
  一个创造思维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例如在教学浮力时,我要求学生计算一个78牛的实心铁球在水中受的浮力为多大,这些创造力强的同学思考方法如下:一压力差法;二、弹簧测力计法;三、阿基米德原理法。这就是发散思维,然后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等他们发现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出结果时,于是就对这一问题进行集中思维。
  在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两种方式中,发散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散答案越多创造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集中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思维。
  1、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限制,每节课知识注入量,其讲授时间。
  当前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讲课过多过细学生看书能看懂的问题,也包办代替,这样势必减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学生完全习惯于记住家教师总结的结论和方法,至于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这个结论并不知晓,无法应对讲课外的问题。例如:学习功后我出了个判断题,沿水平方向用50牛的水平推力将重400牛的物体推动5米重力做工做功为2000焦是否正确,结果全班40个同学有30个同学认为正确,这说明多数同学对公的计算机的滚瓜烂熟了,但却缺乏创造性运用,根本原因就是对公的两个必要因素,并未搞懂。
  2、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思维。
  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研究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伽利略通过细心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从而为钟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同样的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手创造就要训练他们的观察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把注意力集中的物理现象上教育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做到专心、细心、耐心,通过自己的眼、耳、鼻、手,去发现物理现象的特征和细微之处。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善于动脑,从所观测的物理现象中进行发散思维,提出疑问,并具有追查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坚强毅力。
  3、提出适当问题,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求异,一是一种不按常规,没有什事先设置的框框条条限制的思维,是同一信息来源沿着各种不同方向探索,产生尽可能多的信息输出的过程。
  发散思维的优点在于使所学知识大良增殖,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广阔性,深刻性,敏锐型等。它的反面就是思维的狭窄性,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我提出了一些发散的问题,通过比较便可知他们在引导学生思维上的广阔性。
  由此可见,提出适当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创造思维。
  综上所述,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立足于素质教育,勇于改革,敢于实验,大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一定能为21世纪培养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跨世纪建设人才才。
  • 【发布时间】2018/4/3 9:33:11
  • 【点击频次】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