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情与诱导

 

【作者】 于文静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惜福镇小学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让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愉快地带进教材所提供的审美空间,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方法。

【关键词】 语文 阅读 引导;
【正文】

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即人通过视觉器官接受文字符号的信息,再经过大脑编码加工,从而理解课文意义,求得知识。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固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人的情感、兴趣、爱好的参与也必不可少。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教学大纲也要求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等。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做的功课有以下几点。

一、了解传统语文教学与西方教学的不足之处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学文为基本方式,以记诵为基本操作,强调意会、感悟和积累,更多地依赖直觉思维,让学生直接进入“自由王国”去跌打滚爬,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缺乏可操作性,显得模糊、笼统。

西方的教学理论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极力追求教学效益,强调科学地逻辑地研究教学过程,认定语言的习得是可控的,主张“书读百遍,其义必见”,让学生先进入必然王国,进行严格的逻辑的科学训练,然后再到自由王国中去翱翔。可惜他们在强调可操作的认知目标的同时,却自觉不自觉地失落了操作性不强,难以量化的情感目标,把教学的遗憾留给了我们。

二、教师需要传情达意

学生审美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审美对象,一个不美的对象很难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而一套小学教材,包罗万象,集社会美、人情美、自然美、艺术美于一身,蕴藏着丰富的美感信息,对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陶冶情操,接受美熏陶都能起着极大的作用。而文学作品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丰富的情感信息深藏于其中,而它本身是静止的,只有人们阅读时才能接受它的新鲜活泼、它的震荡心灵的美。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去传情达意,善于利用作品中的形象美引起学生感官的愉快,引起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如《桂林山水》一课,笔者先让学生欣赏收集到的有关漓江的图片及插图,这些图片有远景,有近景,甚至有对水的特写镜头,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对漓江水的印象,让学生初步感受漓江水的美。接着,让学生看着挂图,教师用恰当的语气范读课文,重点突出水的“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并让学生概括出来,让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接着用引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出漓江水静得怎样,清得怎样,绿得怎样,并找出三个句子的句型规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感受,变换句式、造句等,理解漓江水的美。由于学生接受了作者那设身处地的感受,巧妙的比喻,漓江那独特的形态美、质感美以及色彩美,大大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进一步启发:作者是怎样展示漓江水的美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泛舟漓江,轻抚漓江水,感受它的美吧。顺利地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意境中。

三、教师引导学生驰情其中

在学生了解文中大意后,让学生驰情于优美的描写中,使课文中的情感输入学生的大脑中,与学生心灵交融,产生强烈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进行诱导,让学生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于作品展示的情感空间中去感受美,从而产生“启迪效应”,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完善。

在教学《月光曲》第九节时,笔者使用了感情朗读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月光曲》的内容和意境。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月光曲》,理解作者巧妙的用笔,以《月光曲》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开始范读课文,并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及时贴出三幅海上月夜图,为学生学生提供一个鲜明的驰骋想象的空间。接着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去理解每一个画面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学生反复读想,驰骋想象,等待着老师的评议。教师不要立即作结论,而是让他们听乐曲第一章的典型选段自己感受并鼓励他们。放手让学生自学,自己去体会去感受。由于恰当地运用音乐和图画,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和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让学生驰情其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四、协助学生升华感情

当学生充分发挥其审美积极性时,就会对课文中的情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升华,从而形成新的情感信息,储藏于更深的“信息仓库”。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对保留在心中的情感信息细细品味,总体上进行把握,寻找“弦外之音”、“象下之意”,以达到心胸开阔,情感升华,达到顿悟。在此,使用“人物置换”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即让学生把自己放到课文中人物的位置,替人物去做去说去想,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

如《唯一的听众》小作者从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小提琴手之后,他会对老妇人怀有怎样的情感,特别是当他知道老妇人并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心里更加充满对这位无私关怀、帮助和鼓励自己的有着美好心灵的老妇人无比的感激之情。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使用感情朗读、角色置换的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引导学生将自己设想成小提琴手,想象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后的激荡的心情。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是老妇人的关怀、帮助和鼓励使作者成为一名小提琴手,没有老教授就没有自己的成功。从而更加激发起学生对其美好心灵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

传情达意、驰情其中、升华情感是阅读课上短时间完成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教师只有恰当地使用激情与诱导,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师生交流语言,交流情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心灵,使他们的认知与情感的学习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完美地完成学习目标,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

参考文献:

[1]胡玲玉. 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贺梦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 【发布时间】2018/10/22 22:23:43
  • 【点击频次】802